旗津的由來

  旗津區包括旗後、中洲兩大部落。位於旗山之後(旗山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旗而得名),而有旗後之名。中洲是沙灘堆積而成的沙洲,因為位於高雄港和外海之所以稱之為中洲。
  高雄港在築港之前,旗後原本是高雄市漁業的發祥地,清代隸屬台南府要隘,曾築砲臺於旗後山上,與打鼓山大坪頂砲臺,互為犄角,「鎮南雄關」之稱。當築商賈雲集,帆牆林立,盛極一時。日據時期間,設打狗區會隸屬打狗支廳。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成立高雄郡高雄街,街役場設船頭,政治重心轉移,旗後逐漸走下坡,之後設有旗后、平和、中洲三町。台灣光復後,將原有三町會合併改高雄市第一區公所,民國卅五年奉令改為旗津區。

TOP


旂後(旗后、旗後、岐後)

  旗後或岐後現在俗稱旗后或旗後,指今旗津區北半部,因位旗山之後而得名。根據地方誌所載,其名稱有旂後、岐後、旗后、旗後等。清康熙年間,旗後已形成聚落,可從高雄市志大事年表中確知:
明永曆十七年(清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福建漁民來打狗,在旗後結草寮而居,是我國移民之始。
清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673年)閩籍漁民徐阿華避颱風漂至旗後,建草寮居住。復邀王、蔡、李、白、潘等各建草寮在旗後捕魚,蔚成村莊。 康熙卅年(西元1691年),旗後建媽祖廟。」
                                 (註:『高雄市志大事年表』頁十一至頁十六)
  旗後山於數百年前,原為獨立小島。因為打鼓山與南邊的旗後山,曾連接在一起,之後因為地震或其他的地變而隔落,加以海水衝擊而被切斷分立。西元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葉,由於屏東平原開發後,缺乏水土保養,流失泥砂;又因下淡水溪流出的泥砂隨著海流北流,遂使旗後山的東南與環抱高雄港的砂丘連接,並漸次延伸其砂嘴,迄十九世紀中葉,高雄鹹水湖(即高雄港)始告完成。旗後又稱「漠德那斯島」據『高雄市志大事年表』記載:「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荷蘭宣教士出版之地圖,稱旗後為漠德那斯島。」而旗后山又叫做砲台山,為清道光廿八年(西元1848年)英艦Saracen 號測量此地時所命名的。故歐洲人稱旗后山為砲台山(Saracen Head)。清康熙年間,旗後已形成聚落,其後屬鳳山縣大竹里稱作「旂後街」;日據初期,稱為旗后隸屬鳳山縣打狗辦務署,之後稱作旗後庄,隸屬台南廳打狗區,民國九年改成屬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日據末期設有旗後町區會和旗後町,同樣隸屬高雄州高雄市。民國卅四年光復之初,設有旗后區,之後改旗后區笸中洲區合併,而稱為旗津區。

TOP


中洲

  中洲指今旗津區中洲里、安順里一帶。清朝時,中洲仔莊隸屬鳳山縣鳳山里,並設有社學一處;日據時期,中洲庄屬台南廳打狗支廳打狗區,民國九年改隸屬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日據末期,中洲屬高雄州高雄市綠町;民國卅四年台灣復初期,設中洲區,不久則與合併旗后區。

TOP


大線頭(大汕頭)

  大線現在稱為大汕頭,即今之旗津區南汕里全部及北汕里的一部分。因為閩南語中之汕、線、傘皆同音且通用,指濱外沙洲。所以,大線頭之的由來,是因為這一帶為沙洲,往外突出與前鎮港(源自媽祖港陂,即今前鎮運河)流出的泥沙所形成之沖積扇,幾度呈現連接的情況,所以稱之為大線頭。

TOP


關於旗津!

  旗油,因位於旗山(今旗后山)之後,又稱「旗后」,又因此地是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所以台灣光復後取名為「旗津」。這個地域非常特殊,是一條狹長的沙洲,位於高雄市西南方,長十一公里,寬僅二百公尺,面積只有一,四六三六九平方公里(西元一九七五年)因開闢第二港口,將南端原與小港區海豐村相連的部分切斷,於是旗津就成為離島了。
  旗津從成為高雄漁業、人文的發地。後來漸漸形成北區的旗后和南區的中洲兩大部落。由於開發較早,島上古蹟也多,有建於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的?,台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的燈塔,及光緒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創設的高雄市第一所新制學府-打狗公學校。日治切期,對岸的?埕區仍是皓皓鹽田。
  可是隨著高雄港訊速開發,部份民眾搬往對岸的哈瑪;星鹽區定居。繁華朼悄悄隨著人群流逝。當對岸起高樓、建華廈,夜裡燈火通明時,這兒所見的仍然只是渡船、漁火、三輪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