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期:2009 / 07 /23 ~07 /24 比賽地點:國際標準游泳池

  蹼泳是融合潛水與游泳的水上競技項目,始於四十年代中期,1986年國際奧會雖然承認蹼泳為體育競技,卻未列入奧運會的正式項目,而放在世界運動會比賽中。
蹼泳比起一般的自由式可以增加30%的速度,這都是因為在腳底加上了一個由玻璃纖維或塑膠扇所作成的蹼(Fin),而改變了傳統的游泳方式。
蹼泳選手必須將水的抵抗力降到最小,因此,必須經由伸展雙手與保持著比較接近水  面的動作來達成,裝戴在蹼泳選手的前額和鼻子上的是水下通氣管,這是比賽所使用的額外工具,世界水下運動聯盟(IFSA)規定:選手站在池邊的跳板跳入水中,經由水下通氣管或屏住呼吸來比賽,游泳者身體及水下通氣管都必須在水的表面附近進行比賽。

蹼泳的主要競技場是游泳池,比賽項目分成以下三大類:
(一)水面蹼泳(Surface):運動員全程於水面游進,呼吸通過呼吸管
比賽距離:50M、100M、200M、400M、800M、l500M、4X50M接力、4XlO0M接力、4X2O0M接力。
比賽裝具:腳蹼、面鏡和呼吸管。
比賽規定:
1.運動員必須穿戴腳蹼和呼吸管。
2.只能用爬式、海豚式或這兩種姿勢的混合式。
3.運動員不得全身潛入水中,在一個完整的動作週期中,身體或器具必須始終保持有一點露出水面;出發或轉身後允許在15米內做一次(只能一次)潛泳,呼吸管作為潛游越線的判斷標誌。
(二)屏氣潛泳(Apnea):一口氣潛游50米,途中不進行呼吸
比賽距離:50 M(少年運動員35 M)。
比賽裝具:腳蹼、面鏡。
比賽規定:
1.運動員必須穿戴腳蹼,禁止使用呼吸管。
2.運動員應在水下游完全程,面部不得露出水面。
3.運動員到達終點時,必須用身體的任何一部分觸及終點池壁。
4.35米比賽,以運動員頭部過終點線出水時計取成績,但身體的任何部分(包括裝具)不得碰觸終點線。
(三)器泳(Immersion):運動員全程於水下潛游,雙手持氣瓶用壓縮空氣呼吸
比賽距離:l00M、400M、800M
比賽裝具:腳蹼、面鏡、呼吸裝置 (含呼吸器和氣瓶)。
比賽規定:
1.運動員必須穿戴腳蹼和使用壓縮空氣呼吸裝置。
2.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及其裝具應保持在水下 ,不允許其面部露出水面。
3.運動員到達終點時,必須用身體的任何一部分觸及終點池壁。 (黃維彬)

蹼泳比賽場地位置圖-國際標準游泳池( Yahoo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