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日期:2009 / 07 /19 ~07 /21 比賽地點:壽山國中
  攀登是登山的一種技能,也就是一種「技術攀登」,最早興起於十八世紀,由當時一群歐洲登山者為征服阿爾卑斯山而逐漸發展出來的運動。現今已從登山運動中脫離而出,且發展成為廣受大家喜愛的「攀岩運動」。但在運動比賽中,又稱「運動攀登」或「攀登運動」。

  根據國際登山聯盟(UIAA)的資料,當代的運動攀登最早緣起於蘇聯,在UIAA轄下成立攀登技術委員會,並且在1989 年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杯攀岩賽;兩年後1991 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錦標賽。從此,更確立了運動攀登的國際運動組織架構和比賽規則。

  目前攀登運動比賽分為先鋒賽(Lead)、速度賽(Speed)及抱石賽(Bouldering)三種。各項比賽之攀爬路線,須經裁判「定線員」設計路線,使攀爬路線有變化、具有難度,讓選手來接受考驗與挑戰。分述如下:

一、先鋒賽: 是由原本的難度賽演變而來,選手必須以先鋒方式攀登。
挑戰性 主要以考驗選手的攀登技術和肌耐力

比賽路線 路線的設計

1.高至少12公尺的人工岩壁上。
2.路線長度至少15公尺。
3.寬度至少3 公尺。
簡易規則
1.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賽道路線,即「完攀」,得滿分。未「完攀」者以「墜落點」計分。(墜落點意指「墜落」時,其手最後所觸及之最高處岩塊,為其計分點。)
2. 同為「完攀」者得滿分,但再依其完攀速度快、慢排序名次,而未完攀者,再依分數高、低排序名次。
二、速度賽: 速度賽則是以速度為主的一種競速型的快攀競技。
挑戰性 考驗選手的速度和爆發力 。
比賽路線 路線的設計:
1. 路線需設於12 至20 公尺的人工岩壁上。
2. 簡易規則 比賽全程計時,比賽時選手要分別攀登兩條同樣高度的不同路線,以平均成績做為決勝標準。
3. 以速度快、慢依序排名次,而未完攀者,即「墜落」時,不採計成績
三、抱石賽: 自1998 年才成為國際攀岩比賽項目,與原本的難度賽有些類似。
挑戰性 主要以考驗選手的攀登技術和肌耐力、爆發力
比賽路線 路線的設計:
1. 通常設在垂直高度在4.5 公尺以下的岩壁上。
2. 不同岩壁上,有不同的比賽路線(賽道)。
簡易規則 需攀完所規定的每條賽道路線,每條賽道路線有六分鐘的限制;其中可能是「完攀」或是「墜落」。
1. 完成該面岩壁上之指定賽道路線,即「完攀」,得滿分。而「墜落」者可再重新 攀登,在六分鐘內不限重攀次數。
2. 以最少「墜落」次數及「墜落」點計分,成功解決或完成每條路線的選手即獲優 勝。

(張鳳盛修改自壽山國中 陳明朗)

攀登比賽場地位置圖- 壽山國中( yahoo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