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慈亭

  雙慈亭開基歷史可以遠溯到明朝末年,最早由普陀山迎奉觀音佛祖為主神,稱為「觀音亭」。清朝乾隆18年(西元1753年)增建前殿,並從泉州請天上聖母入祀,觀音佛祖因而退居後殿。由於兩尊主神都為女性,信徒感念兩聖慈悲,合稱「雙慈亭」,俗稱「媽祖廟」、「天后宮」或「大廟」,興建年代比列為二級古蹟的龍山寺還要久遠,已有300多年歷史,香火十分鼎盛,來來往往的香客絡驛不絕,是鳳山市歷史最久遠的寺廟。

雙慈亭牌樓

這可是站在對街才拍到的整個門口呢 !
中庭裡有設機車停車位,讓來這裡參拜的香客可以方便停車。

千里眼神像                順風耳神像

踏進前殿左右側有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這裡跟各位看倌說個小故事,傳說,「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兄弟,為殷紂王屬下的將軍,兄叫高明,弟叫高覺,高明眼睛能看明千里外之動靜,高覺的耳朵能聽覺千里外的聲響。殷紂王興周武王作戰時,兩兄弟助紂為虐,使周武王之兵大敗,蓋兩軍交鋒時,周軍之虛實、戢略,均為紂王知悉策應,時周武王之相姜子牙疑為妖魔作祟,以照魔鏡知悉,有千里眼與順風耳兩魔,因此決定出戰之時,大鳴金鼓,以混亂順風耳,以大旗幡,遮千里眼之目,並以狗血驅邪氣,果見效,姜子牙並以法術力敵兩兄弟,使其負傷而亡,魂登桃花山,變成索婚的厲鬼,此番為林默娘所收伏,成為林默娘的部屬。

天上聖母神像   
                                                    ↑踏進前殿是供奉天上聖母

觀音佛祖神像    廟內景觀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                                祖迴廊左右供奉 太歲星君左側
                                                                                   太陽星君廟頂雕著萬仙陣。

◎從迴廊往後殿移步,廟壁兩側有巨幅浮雕,右側青龍鼓浪,左側虎嘯生風

浮雕(虎嘯生風)  浮雕(青龍鼓浪)

信徒捐獻的柱子

這是一進門左邊的牆壁上的雕刻是信徒所捐獻的柱子上有刻著捐獻人的名字。

右邊牆壁的畫

這是右邊的牆壁左右邊都有這樣的圖讓寺廟多了許多莊嚴

廟內景觀

  這間廟香火很旺盛 !!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拜拜,去踏勘的那天是禮拜三,要上班上課,
可是還是也許多人去拜拜。下次有機會來此時,一定要進來參拜一下,有拜有保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