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左右,隨著世界海運的暢通,陸續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航經台灣海峽而發現『福爾摩沙』-台灣。明熹宗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繼西、葡而來的荷蘭人為了在東洋尋找一個據點,乃佔據澎湖島,後來受到明兵的驅逐,逐於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離澎,改向澎湖東邊的台灣-安平,佔領安平之後築『熱蘭遮城』(亦稱台灣城)以為防禦,並形成市鎮,是為『熱蘭遮街』,展開與中國大陸及日本的貿易。

  由更早的歷史記載看來,安平鎮在三國時代被稱為『爽洲』;隋、元時為『琉球』;明代稱為『東番』、『台灣』及『北港』;荷蘭統治時代,單以『大員』 之名。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來台驅荷,乃改以『台灣』稱安平鎮,鄭氏三代皆奠都於此。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鄭克塽降清,台灣歸於清國版圖,以台南為台灣之首府,而安平鎮即為『效忠里』,設有水師協鎮署,並署五館:閩安館、金門館、烽火館、海仙館、提標館等官署。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台灣因清日馬關條約而被割讓。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年),改效忠里為安平街,隸屬於台南廳。大正九年(一九二),台灣自治制施行,將安平街改為安平區乃沿用自今。

Top

 

最具代表安平文化

『安平劍獅』與安平壺』安平特有的劍獅文文化

 

安平劍獅

  安平的劍獅文化, 1661 年鄭成功攻台時,為了抵擋荷蘭人的銃炮火藥,在藤製的盾牌外層,再加一鐵板讓防禦力升級,同時為達氣勢懾人之威,於鍛造鐵盾牌時,鑄有兇猛獅面圖騰的裝飾藝術 ,果然就讓紅毛踢到鐵板了。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兵營駐紮在台南安平一帶,當士兵操練完畢回家後,就將鐵製的獅面盾牌掛於牆上,刀劍則插入獅面的牙縫鐵勾,狀似獅咬劍。宵小竊盜一見獅咬劍,便知此乃雷區 - 官兵住戶而卻步,於是一般百姓群起仿造。

  尋常百姓家中仿製的劍獅有泥塑、木雕、陶土、石雕 等等,劍獅造形則由工藝師們各自天馬行空和穿鑿附會,如:獅咬劍的劍,有左、右插入之分,也有單、雙劍之分,劍柄在左為祈福,在右為辟邪,口咬雙劍為止煞鎮宅;獅咬七星寶劍,則又與道教習俗結合,為降妖除魔之意,還有以易經八卦為底圖、融入象徵福氣的蝙蝠圖騰 等等。

  在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之下,安平許多老舊的房子紛紛拆除或更新,目前比較有年紀的劍獅僅存二十餘座餘。

圖一 . 安平劍獅飾品掛件

Top

 

★安平壺★

  「安平壺」因其外型類似海龜卵形狀,因此俗稱「龜甕仔」,據傳安平壺的最早製作年代約於西元1600年至1699年,安平壺一開始並非在安平製作,在福建邵武曾發現大規模的安平壺窯址,但因其在安平出土最多,而被稱為「安平壺」。

  安平壺的最初的用途至今未明,其內部上釉後可具有防潮功能,傳聞為國姓爺裝盛火藥之用,因此民間也稱安平壺為「國姓瓶」,不過安平壺也有裝鹽、酒、香料或酒類等用途。安平壺於台灣光復後已鮮少出現於安平,後來因為安平舊部落巷弄道路翻修時曾大量被挖掘發現,而使得安平壺遺址再度重見天日。

  安平壺因外觀為壺口與壺底同寬,壺身為圓弧造型,帶有穩重優美、樸素內歛的氣質,很有東方文化氣息,十分受台灣人及日本人的喜愛,所以安平壺多半能留下,而被先人作為其它的用途,根據成功大學歷史系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對安平壺考據之資料顯示,台南西拉雅原住民,將安平壺作為供奉器皿,因而被稱為拜壺民族。

  宜蘭噶瑪蘭(kavalan)民族將安平壺當作貴重的墓葬;而在日本出土的安平壺則亦有作為天主教的聖物之用;另外在多處打撈到的沈船裡,安平壺常佔有重要數量。

 

  「安平壺」是陶瓷史上少數以台灣地名命名而得到歐美普遍認同的陶瓷,依據考據資料顯示,安平壺做為先民早期生活的重要器皿,而其優美的外觀,使得安平壺由實用功能逐漸轉為具文化氣息的藝術品。

  安平區公所繼近幾年成功將逐漸消聲匿跡的劍獅行銷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安平吉祥物後,將進一步推廣在明鄭時期曾扮演重要實用價值的「安平壺」,使其重現昔日風華。

  為使公所同仁認識安平壺的由來及特色,特地與安平延平街53號的「安平陶坊」合作,讓每一位同仁親自參與捏陶、成形到雕飾過程,自行DIY安平壺,並配合安平新區政大樓的喬遷,將作為辦公室綠美化的桌上植栽容器,另類詮釋安平壺能的新用途。

  此外,安平區公所未來將安平商圈店家合作,共同開發安平壺相關文化創意產品,並研發將安平壺作為安平特色產品諸如蜜餞、豆花等之包裝容器,使其產品更具質感以提高附加價值。希望藉由公部門及民間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讓逐漸被遺忘但卻具有歷史意義的安平壺重現昔日丰采。

圖二 . 安平陶坊

(本資料來源取自於: http://www.tnanping.gov.tw/?menu=histor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