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趾陶,為泛指在台灣地區製作使用之裝飾性為主的交趾陶。然而交趾陶的名稱定義,則為傳承唐山大陸南方交趾的製陶技藝,經低溫燒成的彩釉軟陶。
交趾陶個名稱現在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通稱,但交趾陶名稱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交趾陶之名,是台灣近廿年來漸漸流行的稱呼,在日本人及台灣民間文物界習稱為「交趾燒」,而台灣民間匠師習稱「交趾陶」為「交趾尪仔」「交趾仔」「廟尪仔」「淋搪花仔」,可謂稱謂紛紜。
「交趾陶」定名由來之一:
陳國寧(書 彩塑風華 臺灣交趾陶藝術展作者)任職華岡博物館時,曾舉辦過一次交趾陶座談會提出當時對交趾陶普遍簡稱為「交趾燒」的名稱應更正為中國人慣用的陶字,以取代日人用的燒字,而後台灣人便通稱為交趾陶。
「交趾陶」定名由來之二:
根據唐代嶺南節度使杜佑所著《通典》一書記述,他考據唐以前掌故,認為「南方夷人,其足大趾開廣,並足而立,其足趾則交,故名。」則此項說法,至今另無人持異議,應可視為定論。
「交趾陶」定名由來之三:
「交趾」來自於日本話,最早是因為在日本江戶末期,茶道普遍流行。而日本人講究茶道,不僅在於它的動作,要有禮貌、要很安靜、要有美感外,還要欣賞茶器、茶具,比如說會和對方討論這個茶碗是中國宋代的什麼窯,像是龍泉窯、吉州窯等等,這個才叫做「茶藝」。在日本人講究的茶道當中,除了茶碗外,還要點香聞味,因而日本人為了找充當放香料的盒子(日本香為塊香,非中國式線香),從今天的中南半島進口很多源自中國的瓷器,但是當時的日本人不瞭解這些香盒子在什麼地方誕生的,只好說是在中南半島買到的,又因中南半島被日本叫做「交趾支那」,所以就開始把這些磁器命名為「交趾燒」。
因而這種低溫多彩釉的陶作技藝,隨著清代先民來台逐漸發展成熟,終於在原本是做為寺廟與宅第的安宅納福下的交趾陶偶,融合了台灣本地的風俗民情與專業水準,進而開花結果;締造出豐富炫爛且具備台灣本土特色的交趾陶藝文化。
交趾陶第一代大師葉王,原名葉獅,字麟趾,祖籍漳州人,於清道光六年出生於嘉義打貓,其父葉清嶽為陶工,據說葉王向來台建造台南兩廣會館的陶匠學習交趾陶,但時間有出入,向泉州方面匠師學習的可能性較高。他傳途多人,作品多分布於南台灣,如嘉義城隍廟、元帥廟、苦竹寺、朴子配天宮等。被認為是台灣本土陶匠之鼻祖,部分作品上保存廟宇牆上,如台南佳里鎮興宮、學甲慈濟宮,也因為他的傑出表現,後人亦將他開創的風格稱為嘉義燒。
交趾陶作品多用於廟宇裝飾,題材廣泛,涵蓋古今歷史、小說、掌故,以人物為最大宗。其所塑人像多半形體不大,胎質薄、重量輕。以刮平線刻手法,細緻的表現人物的面孔、衣紋,使人物栩栩如生、各具性格。在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時,被評為「台灣絕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