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過程  

  清初來台的墾民,把開墾的物資鹿皮、樟腦、米、鹽、蔗糖等運回台灣,夏往冬返,為使舟船航程能順利橫渡台灣海峽黑水溝的風浪,必須選擇石磚、瓦、泥土等移墾社會所需的建材重物來壓艙底。所以早期應聘來台的唐山作廟師父,使用廣東東莞白土、廈門土為材料,後來改用香港黑土與金門白土及少量的苗栗紅土作為調配膚色化妝土與釉藥用。

  由於一座寺廟所需的作品相當多,完成全廟的裝飾往往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加上作品火度低,搬運不易,故陶師都在現場捏塑,並直接在廟埕堆造簡單的土窯,用匣缽裝坯體,以樹枝、粗糠覆蓋,露天燒製。作品尺寸通常在七寸以下,大件作品必須先分割、分開燒製,待燒成以後再以糯米、石灰組合。
近期,由於燒窯設備精進,且拜交通便利之賜,交趾陶製作已有固定的窯址,窯燒燒製溫度由過去一次燒八百多
度,提升到目前二次的方武。釉料方面,以傳統配方為基礎,發展出一套由先人智慧與現代科技處理的原料,使
釉彩更穩定,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質感。

  交趾陶在還沒進入窯釉燒時交趾陶的顏色都是未知數,交趾陶的製作過程繁雜需要耐心和細心,過程可以為七個步驟。


  【選土與練土】

   常用的陶土大致有半瓷土、日本眭目土、大陸黑土金門白土以及調配頭、手膚色的苗栗土等。 依比例選配求其塑性佳,收縮比例在百分之十左右,配土後以練土機製成土條,練土完成後必須養土,所謂養土,就是把練好後的土條以塑膠袋密封堆置,讓陶土裡有機質發酵產生膠質,增加陶土的塑性,並使土條水份分佈更平均收縮更均勻。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構圖 

  在捏製之前,必須先計劃要做什麼樣的作品,並且依個人的智慧與喜好去創作與發揮,例如有野獸、山水花卉、水果、器具、神仙、佛人物等題材。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成形

  製作交趾陶胚體,一般使用手捏成形與壓坯成形二種方法。手捏成形,以泥塑的捏、堆、塑、貼、刻劃六大技巧互相運用,且因徒手捏製,每件作品皆有獨特性故較珍貴。壓坯成形,分為壓模和將陶土做成土漿,再以陶漿灌入模中,因為有模具輔助,所以作品的厚薄度比較容易掌握。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修胚

  作品修飾完成後,需要自然陰乾,絕對不能曝晒慢慢陰乾可減少破裂,視天氣溫度狀況及作品大小,做各項調整。大型作品厚度大,陰乾時間必須加長。
素燒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素燒

  素燒時必須注意排窯方法外,控制溫度緩慢上升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燒窯前的預熱烘烤,至少要花費二十小時以上,攝氏四百度時才能關閉窯門,六百度以前每小時升溫約五十至八十度左右,為求坯體硬度較佳通常燒至一千一百度(視坯土燒結溫度各有不同。
  素燒坯體若燒結過度,坯體無法吸水,不容易上釉反之若坯體硬度差,則易損壞,當素燒達到預定溫度時,讓窯爐緩慢降溫,溫度降至一百度左右,才可以微開窯門散熱,早期露天燒作品,有許多是一次燒成坯體與釉面溫度相同,因硬度低而容易風化。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上釉

  交趾陶釉是金屬與自然礦石的合成,一般俗稱寶石釉另也有水彩釉,交趾陶的成品美麗與否,端看上釉的技巧和釉色的種類了。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釉燒

  釉燒溫度約在攝氏八百五十度至九百度之間,由於各色熔融溫度不一致,必須取其平衡點,釉燒時間大約十小時,為求穩定,通常燒釉是在電窯內進行。作品出窯後,有時為了增加作品開片之質感,有些作者會將作品浸入稀釋墨汁中後取出,此步,驟稱之為「仿古」。

<圖片來源:小組實地拍攝>





參考資料: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交趾陶館交趾陶如何製作
圖片來源:組員實際操作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