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過程
清初來台的墾民,把開墾的物資鹿皮、樟腦、米、鹽、蔗糖等運回台灣,夏往冬返,為使舟船航程能順利橫渡台灣海峽黑水溝的風浪,必須選擇石磚、瓦、泥土等移墾社會所需的建材重物來壓艙底。所以早期應聘來台的唐山作廟師父,使用廣東東莞白土、廈門土為材料,後來改用香港黑土與金門白土及少量的苗栗紅土作為調配膚色化妝土與釉藥用。
由於一座寺廟所需的作品相當多,完成全廟的裝飾往往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加上作品火度低,搬運不易,故陶師都在現場捏塑,並直接在廟埕堆造簡單的土窯,用匣缽裝坯體,以樹枝、粗糠覆蓋,露天燒製。作品尺寸通常在七寸以下,大件作品必須先分割、分開燒製,待燒成以後再以糯米、石灰組合。
近期,由於燒窯設備精進,且拜交通便利之賜,交趾陶製作已有固定的窯址,窯燒燒製溫度由過去一次燒八百多
度,提升到目前二次的方武。釉料方面,以傳統配方為基礎,發展出一套由先人智慧與現代科技處理的原料,使
釉彩更穩定,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質感。
交趾陶在還沒進入窯釉燒時交趾陶的顏色都是未知數,交趾陶的製作過程繁雜需要耐心和細心,過程可以為七個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