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台灣南部各縣市,而在「國境之南」的屏東縣,尤其佳冬、林邊一帶原就是地勢低窪的沿海地區,加上非法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區域更是受災嚴重。整個災區的土地鹽化嚴重,屏東縣遠近馳名的「黑珍珠」蓮霧果園浸泡在水裡,無法繼續種植,人民頓失生計。於是,屏東政府推動的「養水種電」計畫,真正全名叫「屏東縣政府嚴重地層下陷區與莫拉克風災受創土地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專案」,是以國土復育為出發點,把受到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倒灌而鹽化不適合農作的耕地,或是輔導抽取地下水養殖的漁民轉型,透過整體規劃綠能產業示範專區的方式,引進太陽光電產業,改善長期以來地層下陷問題,也對莫拉克風災受災土地的加以利用,從而滿足民眾生計需求。
屏東縣府規劃媒合太陽光電業者向魚塭塭主或農地鹽化的地主承租土地,由綠能公司給付高於種植蓮霧或水產養殖收益的租金,同時雇用當地農漁民維運太陽光電設備,而綠能業者透過太陽光電所生的電力由台電收購後所獲利益,也必須繳交一定比例的回饋金給屏東縣府。雖然養水種電的租約長達20年,但透過屏東縣府出面整合地主與塭主,讓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可以達到規模經濟,提高綠能業者投資意願;對農地或魚塭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