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基本製作的過程,不外乎練土、塑形、題字、素燒、上釉及釉燒等步驟。

練土是塑形之前的基礎工作,為了將陶土的空氣排出,並將陶土的乾溼度勻稱,確保陶土的柔軟適中,這個步驟即是練土。

塑形就是將坏土捏製成形,常見的塑形方式就是手拉坏,以圓筒狀的瓶壺杯碗等器皿之應用為主,此外還有手工土板、泥條盤築的方法。完成坏土的塑形製作後,先擺置在陰涼處陰乾,在未經素燒程序之前,坏土器型非常怕潮濕和易脆,容易遭到無意的損壞。

素燒的作用,在使坏土經過攝氏700-800高熱硬化的處理,然後坏體才能長久保存。

題字-可依個人喜愛題上文字,自用餽贈親友,情深意重。

接著便是進行上釉的步驟。釉藥的調配與開發,是呈現陶藝造型以外的藝術特性,釉色宛如陶瓷的外衣,不僅具有耐溫、防水的功效,也可以增加器物本身的美觀性。

上完釉藥之後,進行第二次的燒窯工作。釉藥主要是來自礦物的提煉,非塗料性的顏色,所以未經燒窯的處理,是無法呈現出本身的色澤,還有溫度的高低,也會改變釉色的變化。完整的陶藝製作程序,都會經過素燒及釉燒,故又將這種製作稱為「二次燒」。

 

參考網站http://www.wfjh.kh.edu.tw/meeinong/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