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鮮明的地方色彩,在體裁上,分為傳統山歌、道情、敘事與新的山歌,由於客家人所居住的地方寬廣,加上受到各地語言、文化所影響,所以,客家山歌的曲調、節奏、結構和演唱風格也有些許差異。 客家山歌透過優美的旋律來表達演唱者的情緒,同時也透過生動而貼近生活的語言來表現內容,而山歌中所選用的節拍,十分多樣化,但用得最多的2/4和4/4拍子。

客家山歌在臺灣流傳三百年,雖幾經演變,但鄉音未曾更改。臺灣的客家山歌歌詞,

一般為七字一句、四字一句。從歌的種類來看,大致分為過山調、山歌仔、平板調三種。

過山調:屬於歷史較長遠的歌曲(俗稱老山歌),旋律起伏較大,高亢遼闊,古時候都為扛
    擔走路,或上山勞動、翻山越嶺時所唱的山歌。

山歌仔:由過山調演變而來,大部分為即興創作,平穩而動聽,一般為採茶時所唱,一人唱而多人附和,    生動而活潑。

平板調:由過山調與山歌仔演化而來,曲調輕快而流暢,也廣為年輕一代所接受。

最近,一種更輕快的小調,也逐漸在客家山歌中佔有一席之地,由於隨性所唱,經
常可以舒吐心中鬱悴,也成為現代客家人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