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小百科
(一) 珊瑚如何形成珊瑚礁?
珊瑚生長時會分泌碳酸鈣,行程鈣質骨骼,經年累月後,珊瑚群體內的骨骼累積量相當可觀,加上其他生物如:貝類、石灰藻、有孔蟲等也會分泌鈣質骨骼,膠結在一起便逐漸形成大塊的膠體,即所謂「珊瑚礁」。
一旦形成珊瑚礁,造就出一個棲所多樣化的三度空間,便容易吸引更多種類的生物在此一同生活;所以說,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種類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不過,形成礁體的前提是珊瑚必須生長得夠快,才有可能形成珊瑚礁;換言之,只有在光照充足、溫度較高的熱帶淺水域,才會有珊瑚礁的分佈。
(二) 珊瑚如何繁殖後代?
每年三、四月,台灣南部海域最大的海洋盛事,該屬「珊瑚產卵」了!
沒錯,大部分種類的珊瑚是卵生的,每年春季末,珊瑚會將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同時排放到水層中,在神祕的大海裡,隨海流漂浮進行體外授精,形成新的生命。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後,會經過「變態」過程而形成單一珊瑚蟲,這是珊瑚生命史中附著生活的開始。
不過,仍然有某些種類的珊瑚會透過胎生方式來繁衍後代,牠們會將受精卵留在體內發育一段時間,等幼苗發育到相當階段以後,才釋放到水層中去尋找合適的著生地點。
浮游的珊瑚幼苗也許眾多,但在水中載浮載沈的過程中,可能有著相當高的死亡率;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順著水流、漂移到很遠的地方,在新環境中著苗、生長,繼續繁衍後代。
(三) 珊瑚的多樣面貌
無論在珊瑚礁水域浮潛或在水族館裡觀賞海洋美景,珊瑚那時而像盛開花樹,時而像沈靜巍石的形狀,總是會讓人驚豔。
珊瑚是屬於腔腸動物,其最小生存單位是「珊瑚蟲」,珊瑚蟲具有觸手、口、腔腸、體壁等。單一的珊瑚蟲可以以分裂或出芽方式形成更多的新珊瑚蟲,這時眾多的珊瑚蟲就稱之為「珊瑚群體」,珊瑚就是利用這種增加珊瑚蟲數目的方式來生長。
珊瑚群體中每一個珊瑚蟲的外形、構造、功能雖然大同小異,但牠們彼此的連結方式卻不相同,這也就是為何有那麼多不同外觀形狀珊瑚的原因了。
不同的外形是否有著不一樣的功能呢?截至目前的科學研究顯示,珊瑚的外形和「如何取得光線以行光合作用」、「如何有效捕抓到水流中的浮游動物」,以及「如何迅速排除泥沙、沈積物」確實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