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種被為"Viola da
gamba" (即古大提琴) 的樂器,這種古老的樂器共有六條弦,又稱為「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名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都稱為"Cello",它的體積大概有小提琴兩倍,琴弓短而重,琴弦則調成比中提琴低八度音。由於是大型樂器,所以不像小提琴、中提琴一樣夾在肩上,而是著地靠在左肩上演奏,也因為體積的關係,橋(Bridge)的弧度較大且弦與弦間的距離較遠,右手無法像小提琴那樣快速地移動到其它的音。但左手就可以不必用拇指支住樂器,必要時,可使用包括拇指在內的所有指頭來按弦,因此能產生一般小提琴和中提琴所發不出來的效果。 大提琴擁有廣潤的音域,能奏出比中提琴更低沈的聲音,也可以發出非常光輝優美的高音,它不似小提琴的輕快,但音質卻柔和優美,正好擔任管弦樂中低沈的音域。在十八世紀初期之後,幾乎每個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出目錄裡,如巴哈的大提琴獨奏組曲,以及海頓、德弗乍克等人的協奏曲,這些音樂家把大提琴的技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在弦樂器中,除了小提琴外,大提琴是擔任獨奏最多的樂器。 在弦樂團中,大提琴的位置在指揮的右側,由於演奏的姿勢特殊,不難辨認出來。 |
音域
名曲
1.
巴哈:大提琴組曲六首
2.
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3.
聖桑:「動物狂歡節」的「天鵝」
4.
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二樂章,自始自終,均由大提琴暗示小河的潺潺水聲。
5.
羅西尼:歌劇「威廉泰爾」序曲,此曲開頭的「黎明」是由五支獨奏大提琴優美地主奏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