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砲台是防禦上的重要設施,清末以前的砲台都是中國傳統式的砲台,有的建築在城池之上,有的建在港口要地。根據『鳳山縣誌』記載,西元1719年(清康熙58年)的旗後山頂就已建了一座砲台,架中國式大砲6尊,稱「岐後汛」,扼守打狗港,是當時的海防重地。但這些中式砲台在鴉片戰爭中受到空前的挫敗,西方列強的新式大砲,不但威力強大,且射程遠,無論進攻或防守,都能發揮懾人的功效。 |
劉成良臨陣脫逃,日艦「吉野」號於砲戰中擊中門楣,其上的「威震天南」被打掉威震二個字,日軍輕易攻佔砲台,進佔打狗,開啟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時代。日治時代的後期,因各項物資缺乏,日本人仍將大砲拆走熔毀。 |
|
砲台的正門有「威震天南」的門額,1894年日艦攻打狗時打掉威震兩個字,門的兩側各有一個囍字 |
旗後砲台是國家二級古蹟,位於旗津區旗后山。砲台的結構形狀像「目」字形,大門為中國式的八字型入口,磚牆上有磚砌的囍字,牆面有蝙蝠刻紋,厚牆內側為兵房,北區有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兵房上方有砲座四座,主要建材為鐵、水泥及紅磚,磚牆採用「人」字砌法,中區台階有花紋,且每階磚砌方式皆不同。 |
大砲六尊。西元一八六三年(同治二年)打狗開港與外人通商,使得旗后砲台軍事地位更加顯得重要。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為清朝加強台灣防務,遂有砲台之興建。旗后砲台由當時淮軍提督唐定奎與副將王福祿先後督造新砲台,並聘英國工程師設計。砲台分兩處,在旗后山上者「威震天南」,在鼓山者即為「雄鎮北門」(在西子灣側)。 |
|
|
砲台。日治時期砲台之大砲被拆走熔毀,台灣光復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砲台成為斷岩殘壁,直至民國
78 年高雄市政府辦理重修,82 年完工,84
年元旦開放參觀而重現砲台風貌。 |
清末的新式砲台,因西方科技的進步,使得火砲的射程有了遠近的變化,尤其是測距技術的進步,防守的一方可準確的算出敵軍的位置,所以砲台在設計時,會將多個砲台依週遭地形作周詳的整體配置,以達到滴水不露的地步。又砲台位置的選擇也是一門大學問,如選在山凹處較有天然屏障且防衛性強,切勿背枕高山以免砲彈撞山反彈而歪打正著。如果砲台地處險要而又沒有天然屏障,則只好加強砲台本身的防禦設施了,如四週挖深濠溝或厚實的城堡等。 砲台的所在地絕對是國防上的要點,一般人自然無緣窺其真貌,旗後砲台雖然早已在日據時代末期即己廢棄不用,但該地點仍具國防上極大的價值,所以光復後國軍在砲台旁邊另建新營區,旗後山仍列為軍事管制區,且砲台乏人管理,幾成廢墟。一直到民國78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84年元旦開放民眾參觀,至此,旗後砲台的神秘面貌才完全呈現在世人眼前。日前站長聽說高雄市政府有意讓業者在砲台賣咖啡,讓參觀的民眾在咖啡香中想像古人的兵馬倥傯,不知網友們以為這個點子如何? 完整的砲台機能必須含蓋火砲區、官兵營宿區、操練區等三大部分。在戰術上,砲台分「明台」及「暗台」,明台位置明顯,目的在使敵軍心生威脅,有心理戰的作用,但也易受攻擊;暗台地處隱僻,可給敵軍來個出其不意。打狗港的配置中,威震天南和雄鎮北門為明台,壽山的大坪砲台為暗台。若就地理環境區分,砲台大致可分成平面式與坡地式二類。若座落在地勢平坦的地方,則砲台的形狀會比較規整,砲位的方向也容易安排,這類的砲台如旗後、億載金城、澎湖西嶼等。若地處坡地,因必須配合地形環境來安排砲位,所以平面上的分佈多呈不規則狀,如基隆的海門天險砲台、大武崙砲台等。 台灣的砲台大都為清末重視海防之後的產物,砲台的設計者多為西方工程師,武裝設備也都是原裝進口,但施工都是本地的工匠,因此在細節的表現上,常有中西合壁的有趣現象,旗後砲台就其中的典型作品。 旗後砲台平面呈一「目」字狀的長方形,分為北、中、南三區,北區為士兵房及操練場,中區是指揮官區,南區則為火砲區。旗後砲台的營門有二處,南邊的是正門,西邊有一小側門。正門外觀突出,門楣上刻有「威震天南」四個字,和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砲台隔岸呼應,營門的兩側為厚實的「八」字牆垣,並有紅磚砌成具有中國風味的「囍」字,這是旗後砲台最特別的地方。門板厚重,外表以卯釘固定鐵片,讓門板更加堅固,門洞為方形,其上以粗大的密排木樑支撐門額。 清末的新式砲台建築,其營門都有中國傳統風味的題額,譬如沈葆禎為安平二鯤身砲台題額「億載金城」及「萬流砥柱」,劉銘傳為滬尾砲台題「北門鎖鑰」,李鴻章題「西嶼西台」等。 砲台除了打人,也要禁得起打,所以砲台外牆都十分厚實,從240公分到570公分不等,牆體的基部為當地咾咕石砌成,上半部則為鐵水泥(十九世紀發明的水泥,與今日不同)或三合土層層夯實鋪成,所以外觀看起來會有如版築的水平線條。磚牆的砌法有平砌、斗砌及花砌法三種,砲台中區的台階,其每一階花紋都不一樣。 砲座一般都設在牆垣上,地面有圓形砲盤,使大砲可以左右轉動,以調整火砲的射擊方位,砲座前方設置較低的弧形子牆,子牆旁邊設踏階,以方便士兵裝填砲彈。彈葯庫通常位於砲座區下方,而且有孔道連通,使火砲與彈葯間的供需管道通暢便捷,有些砲台就在砲座子牆內側設貯彈孔,加快彈葯的供給速度。 清咸豐以前,台灣仍使用自鑄的傳統鐵砲(或青銅砲),砲身常鑄有年代、重量及鑄造單位,其規格大小以重量來計算,如一千斤的算小砲,八千斤的就是巨砲了。傳統的鑄鐵砲為單筒狀,前端細,後端為火葯室故較粗,並留一小洞做為火門,砲身中段的兩側有突出的耳軸,好讓火砲能固定砲座上,同時也具有調整砲身角度的功能,這種砲使用鐵球式彈丸,直徑約10公分左右。清朝後期開始使用西方新式火砲,無論尺寸或重量均較傳統者大,鋼製砲身的強度高,禁得起威力更強大的砲彈所產生的後座力,且彈頭形狀為長形。當時台灣使用較多的有德製克魯伯(Krupp)大砲及英製阿姆斯壯(Armstrong)大砲兩種,旗後砲台配置的是英製阿姆斯壯大砲。 火砲要射擊得準,有兩個重要因素要掌握,第一是砲手的火葯裝填經驗;第二是觀測的技術。火葯填得太實可能會在砲管內悶燒,太鬆或太少會產生不了適當的膛壓,太多則可能會膛炸,最理想的火葯裝填是彈頭離開砲口時,火葯剛好全燒完。觀測所是作戰時,計算火砲角度與落點的地方,通常位於高處的平台或砲座附近,以磚石拱券建成的小屋。旗後砲台的每個砲座旁,都建有觀測所,以利作戰。 營舍通常設在砲台牆垣的內側,作戰時調度容易,又方便避彈,常見的營舍構造有二種:一為拱卷結構,它是以磚拱或鐵水呢砌築成穹窿頂的通道,內部不隔間,有如長長的坑道,可增加作戰時的調度靈活性,如西嶼西台、東台及滬尾砲台等。另一種為密肋木樑,它是以木柱及縱向木樑的框架,再於其上密排木樑,上層再鋪以相當厚度的鐵水泥,旗後砲台的營舍就是這種類型。 為讓駐守的士兵有心理上的寄託,旗後砲台南區營舍的房間中,有一間面朝南方的小營房,靠牆壁處有一張磚砌的供桌,做為官兵祭祀神明之用,雖無神像保存下來,不過依民間的習俗,推測可能奉祀的是被視為戰神的關聖帝君,也就是關公的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