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沙包在很早以前是用布裝沙,但隨著時代演進,就漸漸改用不同的東西代替如米、綠豆、紅豆 ……等, 它的玩法很多,並且都有口訣和歌謠的哦!
簡介
這裡說的沙包可不是拳擊手練習用的沙包喔,相反地,他們通常都很小。早期的沙包都是用布包沙,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內容不侷限在裝沙子,米、紅豆、綠豆、等等都可以用來當作做沙包的材料。只要找一塊適當大小的布,將填充物置於其中,最後用針線縫合即可。
沙包較受到小女孩的喜愛。通常是五個一組,有的選擇五個光滑的小石子,現在則是用小方塊的布縫成五個小口袋,裡面裝上米或豆子、沙子,再把袋口縫死。
遊戲方法
偷天換日:將五個沙包全撒在地上,把其中一個往上拋,抓起地上的任何一個後,接住空中落下的那一個,然後再把一個往上拋,再抓起地上的一個……依次把其餘的沙包抓起後,接著一次抓兩個、三個到一次四個全部抓起為止,就要算分數了:將所有的沙包往上拋,用手背去接,接穩後,手用力往上一抬,拋起接到的沙包,用同手手心向下抓,全部抓到才算分數。如此分數一直累積,最高的就是贏家。
唸謠
「一放雞」放下一粒沙包。
「二放鴨」放下另一粒沙包,緊靠一起。
「三分開」將緊靠的沙包分開。
「四相疊」將分開的沙包靠緊。
「五搭胸」用拋沙包的手拍胸膛一下。
「六拍手」雙手互拍。
「七圍牆」雙手圍在胸前如一道牆。
「八摸鼻」用拋沙包的手摸鼻子。
「九揪耳」用拋沙包的手揪另一邊的耳朵。
「十拾起」拾起雞鴨兩粒沙包,並抓住拋擲上下的第三粒沙包,恢復原狀。
這個遊戲只須三個沙包就夠了,可以一人獨玩,也可以兩人或更多人相邀競賽。
製作方法
首先 , 準備數個5*5公分的綿質布。 可選擇綠豆或是細砂。 接著, 將5*5公分的布對齊,縫合三面,預留一面後, 將綠豆或是細砂填入,填滿後再縫合,就完成了。
口訣
(一)一個沙包:
「一摸地,二摸胸,三拍手,四開花,五滾球,
六點頭,七摸臉,九、九、十、十、上、高樓」
(二)三∼六個沙包:
「有好幾關,一關過完才能玩下一關。」
(三)一次吃一個,再來一次吃兩個……,一直到一次吃全部。
(四)一次吃一個但不放手,再來一次吃兩個……一直到一次吃全部。
(五)一次吃一個不放手,但要反手接 。
〔一飛鴨〕往上丟一粒沙包→放一粒沙包在地上→然後接住往上丟的沙包。
〔二跑馬〕往上丟一粒沙包→放另一粒沙包在地上,然後接住上拋的沙包。
〔三分開〕往上丟剩下的那一粒沙包→拍拍地,順便將地上兩粒沙包分開→然後接住上拋的沙包。
〔四打架〕往上丟剩下的那一粒沙包→拍拍地,順便將地上兩粒沙包相疊→後接住上拋的沙包。
〔五拍頭〕往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拍胸→接住上拋的沙包。
〔六拍手〕往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拍手→接住上拋的沙包。
〔七呀七朋友〕往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繞手→接住上拋的沙包。
〔八呀摸鼻頭〕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摸鼻→接住上拋的沙包。
〔九呀摸耳朵〕往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摸耳→接住上拋的沙包。
〔十摸腳趾頭〕往上丟剩下那一粒沙包→拍地、摸腳→後接住上拋的沙包。
〔十一呀!全都偷〕往上丟剩下的那一粒沙包→拍地→順便抓起地上的另二粒沙包,再接住上拋的沙包。
比賽方法
為了增添玩沙包的樂趣,比賽也是很好玩,很刺激的哦!你可以第一次定局為一個捉取一個,第二次以一次捉取二個,只要過程中沙包掉落者,就算出局。看誰手上能捉取最多沙包,他就是勝利者了。
(圖片摘至http://homepage.ntu.edu.tw/~b9110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