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發展史

文/江武昌

  中國傳統的偶戲,大致可分傀儡戲和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歷史久遠、種類亦多,自古以來是宮庭嘉會裡重要的表演和「禮」的內容之一,也是民間社會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娛樂項目。這兩種偶戲各有不同程度的歷史發展,和對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要影響。遠在十世紀的中國宋代時期,中國戲曲表演型式尚未發展成熟之際,傀儡戲和影戲的表演技術已經有很高度的發展,及至近代,偶戲的藝術特性仍在不同程度上與人戲(大戲)的表演相互吸收和影響,形成中國傳統戲劇中,兩種不同的表演藝術體系。在世界偶戲史上,無如中國偶戲藝術之有持續性的歷史發展,而在不同的時代、地理環境和人文條件下,形成各個時代和地區人民之不同特性的表演文化,同時又兼有娛樂、宗教信仰和藝術欣賞的內容與價值。在中國戲劇史上,偶戲是兼有視聽之娛的表演藝術,而不僅僅只是一般的娛樂、雜耍、童玩。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和出土文物資料所示,傀儡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娛樂價值的劇種,至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偶戲的表演形態,古代葬禮中用以殉葬的「俑」與傀儡戲有直接而深遠的關係。根據文獻記載,三代以前就有以真人殉葬,周代以前有以束草人形的「芻靈」殉葬,周以後以木俑。而俑的製作,有時做得太像真人,不但有四肢五官、面目機發,並且可以模仿真人活動「有似於生人」,連孔夫子都看不過去,「謂為俑者不仁」(泛道德)。俑雖只是殉葬所用,已能活動,卻沒有較具體資料可證明,俑是否也具表演性質。確實可信的是,至遲到了東漢時代,傀儡戲已經是宮庭嘉會裡重要的娛樂表演項目了。傀儡戲在兩漢時代同時具有「喪家樂」和「嘉禮」兩種絕然不同性質的功能與價值,(按:禮、樂二字,在古中國具有多重意義,包括祭祀、表演、儀節的意思)而古代傀儡戲的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功能與價值,至今依然可見,例如台灣南北兩地的傀儡戲。傀儡戲自漢代有比較長遠的發展,而漢代傀儡戲很明顯的是懸絲(提線)傀儡,是屬於「百戲、雜技」的表演性質,還不能認為是一種戲劇的表演。漢以後的歷朝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的傀儡戲藝術和優秀的藝人出現,例如魏明帝、隋煬帝之有水傀儡(水轉百戲);唐代有盤鈴傀儡、窟礧子戲(歌舞形式)……, 甚至唐明皇(一說同時期的梁鍠)還有一首〈傀儡吟〉詩作傳世: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宋代傀儡戲已經發展到了興盛的階段,在表演內容、型式上都甚精湛,不但出現了各種不同類形的傀儡戲,如:懸絲傀儡戲、水傀儡、杖頭傀儡、藥發傀儡、肉傀儡等,也演出具有故事情節的傀儡戲了,更出現許多聞名的傀儡戲藝人和有專門的音樂。在現存的宋代筆記小說、文史記載中,例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周密《武林舊事》、吳自牧《夢梁錄》…等,就不只一次提到各種傀儡戲、影戲演出的情形,並且偶戲藝人之間也有結社之舉。在一些宋代的繪畫、壁畫、文物圖案以及文人詩詞中,也常以傀儡戲、影戲為題材。可以想見當時傀儡戲、影戲繁盛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宋代以前,以真人上場演出的戲劇還在孕育發展階段,而傀儡、影戲已有如此進展,有些學者(以孫楷第為代表)甚至認為中國近代戲曲源出於宋代傀儡戲(和影戲)。也就是說,中國戲曲(人戲)的產生其中有很大因素是出自對偶戲表演的模仿。例如:人物出場自報姓名、說話的語氣、臉譜、舞台動作和步法…等,似非人戲表演形式的自然發展;也有一些人提出強烈的反駁(周貽白為主)。不過研究者亦都肯定偶戲對中國戲曲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在中國民間傳統戲曲界裡,傀儡戲其實享有較高的地位,戲界同行有尊傀儡戲為「戲頭」的情形;不同的戲班在同一地演戲,必得傀儡戲先起鼓,其它劇種才可隨後演出,絕不敢造次,這是戲劇界的「江湖規矩」。台灣俗諺:「還沒傀儡鑼」,用在日常生活中即表示,事情還沒正式開始,其他人不能亂來(先做)。台灣南部傀儡戲並且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戲」。從這些現像中或能看出傀儡戲與中國戲劇發展上的一些關係,「中國近代戲曲源出於傀儡戲和影戲」之說,不只是學術研究上的推論而已,恐怕還有幾分真實。

  中國傀儡戲和影戲至宋代發展到極盛,並且普遍流行於民間,不再只是皇宮貴族的娛樂,之後隨著政治、經濟、社會的變遷,流傳於中國各地,而影戲多在北方,傀儡戲多在南方,卻是為何?頗值得進一步研究!

二、台、閩偶戲的關係與源流

  台灣的傳統偶戲有三類:(懸絲)傀儡戲、掌中戲(布袋戲)、皮影戲。多在十九世紀初後(清中葉)隨著閩南、粵東移民一同「唐山過台灣」而發展沿續下來的。此所謂的粵東偶戲其實是指閩、粵之交閩南語系的潮州地區的布袋戲與皮影戲。而閩南偶戲其實又包括了漳州、泉州與閩西山區客家語系的汀州、永定、龍嚴、上杭…等地區的布袋戲與傀儡戲。基本上這些地區在人文環境上,與閩南較為相近,為方便敘述,就攏統地稱之為福建偶戲。

  近代福建的布袋戲和傀儡戲一樣聞名,然福建布袋戲的起源較晚,根據考證和藝人的傳說,大約在明末清初才有布袋戲的產生,而且它是根據傀儡戲的演出形式而改變發明的。傳說發明布袋戲的是明末清初的泉州士子梁炳麟,因屢試不第,頗為灰心,一年再赴大比,卜夢於九鯉仙公廟,夢仙公執其手題曰: 功名在掌中。梁炳麟以為是科必有「掌握」、「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孫山,以為神明戲弄,遂杜絕仕意,偶見傀儡戲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代線弄之,更見靈活,再藉稗官野史,編造戲文演於鄉里,以抒胸積,不料就此轟動,到處爭相聘演,竟以此致富聞名,稱此為「掌中戲」,這才悟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掌中戲遍布閩南各地,俗稱布袋戲,漳州布袋戲同樣聞名,但漳州布袋戲起源傳說與泉州傳說大同小異,只不過是以漳州士子孫巧仁取代了梁炳麟,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