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次 | 作品連結 | 學校名稱 |
參賽者姓名 |
指導老師 |
評語與建議 | |
優 等 | 1 | 作品 | 國昌國中 | 朱柔懿 顏劍寧 陳映蓉 |
汪巧玲 | 過程用漫畫的方式呈現,故事舖排完整、過程流暢、動畫技巧純熟,配合旁白來敘述故事,把主題表現的很好。 |
2 | 作品 | 龍華國中 | 陳怡均 | 趙美惠 | 一個很正向的生命成長故事;聽力有缺陷的小孩,在父母、親友的觀照下努力成長,並超越自己的極限;展現的內涵可視為廣義的友情。 | |
3 | 作品 | 右昌國中 | 林紋伶 | 林洸亨 | 以向日葵為喻,記錄同學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癌症的折磨,並用接受它不再逃避的勇氣鼓勵自己,勇敢的走下去。 | |
4 | 作品 | 明華國中 | 李彥良 邵昱豪 康文騰 |
鄭能雄 | 忘年之交,與志工媽媽發展出學習知識之旅的友誼,具有啟發服務社會的人生觀,平實而細緻。 | |
5 | 作品 | 國昌國中 | 李妍慧 曾子芸 林巧玲 黃薇臻 王士豪 |
汪巧玲 | 故事張力強,文筆流暢、圖文並茂、過程流暢,故事中信物和真實友誼之間的微妙關係描述感人。 | |
6 | 作品 | 國昌國中 | 阮忻耘 洪嬿婷 黃婉玲 張筑瑄 |
馬藝菁 | 故事編寫的很好,還可再完整的發展下去,做別的劇場表現用;文字旁白如果能加上動態會更好、字體小了些。 | |
7 | 作品 | 苓雅國中 | 宇芸蓁 孫皓薇 陳祈雅 蔣蔓芹 陳茵茵 |
蔡雅玲 | 記錄舞蹈班的同學在學習、生活、比賽的點滴,也敘述同學之間的情誼,相信此作品會成為班上所有同學共同的回憶。 | |
8 | 作品 | 英明國中 | 許芯瑜 林芸琪 |
王雅珍 | 從爭取父母同意做為交換學生寄宿家庭起,到接待馬來西亞交流學生而建立異國友誼,再到對方訪問,把交流紀錄做的很好、真摰而生動。 | |
甲 等 | 1 | 作品 | 國昌國中 | 楊雁雯 楊雁鈞 蘇鈴雅 陳佳蓉 |
馬藝菁 | |
2 | 作品 | 五福國中 | 彭韻哲 潘安妮 趙君慈 趙唐 |
陳清頌 | ||
3 | 作品 | 小港國中 | 吳玟誼 | 江金英 | ||
4 | 作品 | 三民國中 | 江姿穎 | 陳泰安 | ||
5 | 作品 | 右昌國中 | 傅勻婷 | 林洸亨 | ||
6 | 作品 | 光華國中 | 宋馨瑜 楊欣誼 鄭曉慈 蔡珮歆 |
蔡宗翰 | ||
7 | 作品 | 小港國中 | 鄭欣亞 蔡雯如 蕭聿亙 王思媛 |
江金英 | ||
8 | 作品 | 光華國中 | 黃莉家 郭芳妤 翁季蓁 |
蔡宗翰 | ||
9 | 作品 | 小港國中 | 鄭宇欽 | 江金英 | ||
10 | 作品 | 國昌國中 | 潘劼克 | 汪巧玲 | ||
11 | 作品 | 前鎮國中 | 曾茗冠 | 陳美慧 | ||
12 | 作品 | 右昌國中 | 鄭欣茹 曹俞婷 王君瑜 |
林洸亨 | ||
13 | 作品 | 右昌國中 | 方子齊 連士壹 |
林洸亨 | ||
14 | 作品 | 國昌國中 | 臧容章 潘界印 江承樹 曾俊維 |
汪巧玲 | ||
佳 作 | 1 | 作品 | 英明國中 | 張靜宜 方俐雯 |
方孟貞 | |
2 | 作品 | 小港國中 | 高意涵 黃鈺珊 楊嘉玟 |
張嘉玲 | ||
3 | 作品 | 五福國中 | 鄭禹彤 | 吳玫芬 | ||
4 | 作品 | 右昌國中 | 王淳藝 | 林洸亨 | ||
5 | 作品 | 七賢國中 | 黃芸柔 盧昕宏 吳怡宣 |
龔偉琄 | ||
6 | 作品 | 明華國中 | 王子睿 李彥廷 沈子齊 |
鄭能雄 | ||
7 | 作品 | 明華國中 | 張維元 王堃丞 陳正哲 |
鄭能雄 | ||
8 | 作品 | 五福國中 | 范潔沅 馮郁恬 游志群 |
梁淑嬪 | ||
9 | 作品 | 明華國中 | 柳季廷 余品欣 劉億瑩 |
鄭能雄 | ||
10 | 作品 | 小港國中 | 郭亭萱 蘇郁鈞 郭永富 顏愷廷 |
張嘉玲 | ||
11 | 作品 | 明華國中 | 林峻嘉 許焜展 周逸欣 |
鄭能雄 | ||
12 | 作品 | 福山國中 | 陳彥廷 陳姿安 吳孟竹 劉為云 |
廖素君 | ||
13 | 作品 | 三民國中 | 王識閔 王昶川 |
陳泰安 | ||
14 | 作品 | 國昌國中 | 侯佳伶 翁玉馨 |
馬藝菁 | ||
15 | 作品 | 三民國中 | 蔡世瑤 | 陳泰安 | ||
16 | 作品 | 七賢國中 | 謝怡暄 | 龔偉琄 | ||
17 | 作品 | 右昌國中 | 張淑琳 | 林洸亨 | ||
18 | 作品 | 國昌國中 | 馬品琪 劉紹宇 柳涵雅 曹博洲 黎耀仁 |
馬藝菁 | ||
19 | 作品 | 七賢國中 | 喻家詮 廖勝賢 |
龔偉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