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重點- 認識科技與科學 ( Technology   and   Science )

 

¡

科技(Technology)定義

是希臘字”techne”(技藝、技術或方法)與”logos”(推理、類比、計算或權重的原理)

¡指引事物如何製作和執行的有序原理

 

¡科技不一定靠科學創生,反而科學有賴科技彰顯成就以造福人群

¡以往多數華人重人文輕科技,對”technology”與”technique”並沒有很精確的區分

¡西方的”technology”在近代被譯為「工藝」、「科學工藝」、「工業技術」、「技術」、「技學」或「科技」

¡是應用知識、創意、機具、材料、資源、人力等以解決問題的過程

¡是為達某種目的而產生的知識組織

¡為實現生活需求或物質產品的技藝或活動

¡有其特有的知識體系

¡科技之知識體系可能隨時被創新或創造

舉例來說,劃時代的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石油、礦產、陶罐與玻璃的發明與利用等,都可稱為科技的發明。

 

科技範疇

¡農業、工業、資訊與未來生活的特色及使用的器具

¡發現生活中的科技:食衣住行育樂與醫藥

¡討論與生產有關的科技:製造、材料、能源、 建築、營造、資訊、傳播、能源、運輸

 

¡食的科技包括食品種類、添加物及其包裝與相關的科技產品等

¡衣的科技包括衣物的質料、種類、款式、功能與相關的科技產品

¡住的科技包括住屋的材料、形式、空間規劃、結構、安全系統與家電用品

¡行的科技包括運輸的方式、載具種類、外型、動力來源與載重量

¡育樂的科技包括休閒與教育的內容、方式、種類、管道與媒介

¡醫藥的科技則包括藥物、醫療方式、技術、機具與場地

 

¡科技研究領域

研究科技的領域是否亦可區分為科技史、科技哲學、科技政策與科技社會學等?

¡人們通常對科技的定義不甚清楚,因為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l到底是人控制科技,還是科技控制人?

l到底是科技造福人類,還是毀滅人類?

l應用科技的方式與目的?

l科技掌握在誰手中?

 

¡科技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卻可能有利有弊

¡科學方面的理論或定律若經嚴謹的證驗,則不一定會在短期間被更新,甚至可能會經歷很長久的時間

¡科技則可能因應需求或不同的時代而有所大幅度的更新,而且隨時可能產生新的科技

 

舉例來說,傳播科技一直不斷進展之中,從以往傳統的電訊到現今的行動通訊設備,到未來可能發展出的通訊裝置,

都是不斷更新創造的過程,甚至隨時都可能新的技術或其知識系統產生

 

什麼是科學

¡描述自然規律的知識

¡這個說法掌握了科學重事實之特性,通常是透過實驗與觀察的方法,來研究自然的現象。

科學研究目的在探究自然界真相

 

¡英文Science 早期是指物理學或自然科學

¡(一)瞭解自然

¡(二)控制自然

l或許有些的科學家有第二種動機,而大多數都著重瞭解自然

l只有單純追求知識的動機或目標,而無其他目的。這個目的不涉及人和價值

¡科學知識的呈現與運作需要運用數學

¡科學知識的探求過程重理性與邏輯

l科學知識的累積是透過科學的研究,過程中要觀察、設定假設、進行實驗以驗證假設、再觀察、再假設與再實驗,

如此循環不息以建立理論;其間涉及許多的判斷,研究者要以理性的態度面對所觀察到的現象,也要透過邏輯來判斷,以掌握真相

 

¡

科學是價值中立科學本身無善惡

科學的目的僅在求取知識可以不牽涉價值的考量

¡科學知識之所以如此,不會因人的價值觀念、性別(女性主義者另有主張)、國家地區等因素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這個知識是無關是非善惡的,也可以說是無善無惡的

¡科學方法之中立性是說由這些方法得到的結果與研究者的價值無關,但是方法的使用涉及價值,最純的科學如物理學或是如此

¡科學就其廣義而論,一般會將科技包含在內,有以應用科學名之,但是有些技術性的活動,並不是應用了科學的原理或理論,

才能夠進行的,所以應用科學雖然是個不錯的語詞,尚不足以包含所有的科技活動。

¡那麼,科學與科技之間除了這個部分的重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之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