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同儕團體及次級文化

一、青春期的同儕團體

  進入青春期之後,很明顯的轉變之一,就是青少年逐漸脫離父母而獨立,與同儕相處的時間增加,而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則逐漸減少,因而同儕的影響力增加,父母的影響力則逐漸減少。對朋友的依賴增加,友誼是他們所關心的,若不被朋友肯定是很難過的事。

  今日的學校制度,是集合同年齡層的學生在學校裡以班級的編排方式接受教育,使得青少年有許多時間和同年齡層的同學在一起學習,這種學校式的教育安排,對於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求學階段的青少年大部分以學校同學做為主要的交往對象,是組成同儕團體成員的最大來源。

 

、青少年之次級文化與輔導

(1)

青少年最常去的場所:
以臺北市為例,於民國七十五年左右除了西門町外,青少年最常去的地方為頂好商圈、公館、士林、統領商圈(民生報,民75)。近年來由於中華場之改建,西門町已漸沒落,取而代之為東門町的東區SOGO百貨附近,因最近市政府之東移、新光三越東區信義店、華納電影城等之興建而起。而臺灣青少年之熱門休閒場所市由過去之撞球場、電影院、冰宮轉至電玩店,再因政府查禁而轉至保齡球館、KTV、泡沫紅茶店,甚至PUB、地下舞廳。
(2) 青少年最喜歡的衣著:
青少年最喜歡之質料:
基本上大多青少年不太計較,但23%之青少年會選擇棉料,此點或許恰好與最近青少年流行之衣著店佐丹奴(Giordano)、大腳(Hang Ten)及NET其產品正符合青少年之新奇流行、舒適、便宜之特性,但也有一些青少年喜歡較前衛的服裝,頗重視品牌及個性。
青少年較喜歡衣服之樣式:
主要為寬鬆、合身。牛仔褲加一點流行味依然為青少年之最愛。
青少年並未特別偏好舶來品:
其實歷年來皆約有六至七成青少年,於服飾上表示不論那一國皆可以,偏好國貨的較日本貨或歐美貨比較高,但由於地理上較接近日本,東洋風對青少年的吸引是基於日本對青少年服飾設計之重視,加上類似《儂儂雜誌》之吸引青少年所致。
鞋子方面:
青少年最喜歡的依次是運動鞋、布鞋、休閒鞋,對皮鞋之興趣不高,更不喜歡涼鞋。至於鞋子品牌方面,較受青少年歡迎的包括:愛迪達、Tiger、Allstar、Nike、樂得、將門、彪馬。
(3) 青少年最喜歡的食物
於米食或麥食之分類上,基本上大多青少年是雜食,因為是米食加麥食。而女孩較因生喜歡麥食,男孩則較女孩喜歡米食。而青少年則有九成喜歡速食,近年來也有不少青少年因家庭關係、宗教信仰或身材因素喜歡吃素食。
(4) 青少年是否喜歡回家
由中國時報82年11月19日41版之生活週報中,青少年是否喜歡回家之選項中有91.1%之青少年選喜歡回家,但亦有8.9%之青少年選不喜歡回家值得省思。
(5) 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同樣由中國時報82年11月19日41版之生活週報中,其優先順序答無的最多達30.2%,其之分別為影星23.8%、其他(老師、運動家、科學家)18.3%、政治人物11.9%、父母6.4%、自己5.0%。代表有三成的青少年並無特定之偶像,但有約二成多之青少年崇拜影歌星,或許稱之為慕星族,而過去傳統之偶像如老師、運動家、科學家反而不如影歌星,其中市有青少年以自己為偶像倒是較特別,是否與青少年之自戀有關尚需進一步探討。
(6) 青少年最喜歡之休閒活動
青少年最常從事之休閒活動
由行政院青輔會(民84)研究提出青少年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前三項,分別為看電視或錄影帶(53%)、聽音樂(47%)及打籃球(37%)。在行政院青輔會(民86)之研究中青少年之休閒活動排行變化不大,除看電視、錄影帶(60.8%)、聽音樂(56.1%)、及打籃球(36.2%),增加了睡覺(40.4%)、看電影(31.3%)及逛街(30.2%)三項。
  男女青少年從事之休閒活動有不同,男性之前三項為看電視、錄影帶、打籃球及聽音樂;女性則是聽音樂、看電視、錄影帶及睡覺(行政院青輔會,民86)。
青少年自主支配之時間分配
若青少年能自主支配其每日24小時,他們之分配情形大致為7.36小時(30.6%)於睡覺及休息;讀書及功課約4.65小時(19.38%);打工1.93小時(8.04%);1.15小時(4.79%)做家事;看電視3.01小時(12.54%);跟同學朋友相處2.96小時(12.33%);自己獨處2.44小時(10.16%)(行政院青輔會,民86)。
(7) 青少年的主要死因
由於內政部之人口統計,自民國七十三年至八十二年就青少年之主要死亡原因,無論15∼19歲組,或20∼24歲組、男性或女性,「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及「自殺」皆佔第一、二位,十分值得關切。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調查指出,美國目前十五歲青少年之自殺率為三十多年前之八倍。自殺顯現可能之問題為青少年之「溫室效應」,挫折忍受力低、家庭與親子溝通問題、升學之壓力、青少年之情緒不穩、虛無主義、缺乏人生意義、希望得到關心。
(8) 青少年之生活困狀
行政院主計處(民83)發現青少年在生活困擾上之優先順序依次為學業(51.62%)、工作(16.7%)、前途(12.9%);而面對困擾時願意傾訴之對象主要為同學及朋友(39.1%)、其次為父母(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