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背舉臂法

  壓背舉臂法又稱賀爾吉尼爾遜法(Holger Nielson method ) ,適用於患者出現口腔嚴重受傷、下顎骨折、臉部燒傷、農藥中毒、吐或傳染病等無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急救法時。步驟如下:
1. 將患者翻成俯臥,頭側向一邊,臉頰枕靠在相疊的雙掌上。
2. 施救者單膝跪在患者頭頂邊,面向患者。以脊柱為準,雙掌各放在患者肩岬骨下端,拇指相對,其他四指稍微長開。
3. 施救者身體向前傾,手臂不可彎曲,肩關節與腕關節成一直線且與背部成垂直,以上半身的重量,緩慢而穏定的地加壓在患者的背上,此法可壓出患者肺部的空氣。
4. 加壓後,放鬆時,施救者身體恢復原來的跪姿,雙手抓住患者之上臂靠肘部位,上半身往後仰(不必太用力,能感到患者的肌肉張力即可),再將手臂放下,恢復原狀。進行此一動作時,施救者手臂要伸直,完全以上半身往後仰的重量來舉臂。患者被抬舉臂,會擴大胸腔,使胸腔呈負壓而吸進大量空氣。
5. 壓背舉臂法的步驟包括:「雙手放好 → 上半身前傾壓背 → 抓住雙肘 → 上半身後仰舉臂 → 放下」等五個分解動作(如下圖)。每個分解動作時間一秒鐘,五個動作連續進行共五秒鐘為一循環,每分鐘共做十二次,速度要穏定且不可中斷。

1.雙手放至正確位置

2.背部加壓─呼氣期

3.恢復跪姿,雙手抓住患者上臂靠肘部位。

4.抬舉手臂─吸氣期

5.放下

壓背舉臂法實施步驟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