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術的進行方法

環境安全的評估

首先確定傷患與救援者均無進一步的危險,宜就地施予急救,在完成急救之前,若無特殊狀況,不可任意移動傷患。
檢查傷患有無知覺
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可輕搖或以掌跟輕拍打患者肩部,並大聲呼叫患者「你怎麼啦」或「請張開眼睛」,以確定患者是否清醒
若有意識,則了解狀況並安排就醫。若無意識,則進行下一個步驟。
高聲求援
請人打 119 電話,若無人前來,急救者先去打電話,立刻回來做 CPR
如果是溺水、創傷、藥物中毒、小於8歲的兒童或嬰兒先做 CPR  一分鐘後,再打電話求援
處理傷患姿勢
檢查傷患傷勢,若患者無頸部、脊椎創傷之可能,將傷患放在安全位置,並仰躺於硬板上
翻身時支持患者頭部與頸部,進行整體翻轉,注意患者頸下勿放枕頭
暢通呼吸道
利用壓額提下巴的方法使呼吸道暢通
如懷疑頸椎受傷則改用推顎法
如有明顯異物在口腔或咽喉部則立即清除之
評估呼吸不超過10秒
將提下巴那隻手的食中指先找到喉結處,接著滑向氣管與頸側肌肉之間的溝內,即距離喉結 1.5~2 公分處,找到頸動脈,將二指放於頸動脈上確實探測有無脈搏不超過 10 秒鐘,同時評估有無呼吸?咳嗽?身體會不會動?
如有脈搏無呼吸則進行人工呼吸
如無脈搏進行下一步驟
連續兩次人工呼吸
每次以2秒的時間,將空氣吹入傷患肺中。吹氣同時觀察胸部是否昇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如久氣受阻時,重新暢通呼吸道再吹氣,如不成功則施行異物梗塞法處理。
在兩次吹氣之間歇時,將捏鼻孔的手放開、嘴移開、臉側向傷患胸部,看胸部是否下降,聽及感覺傷患口鼻有無呼吸之氣息。
評估循環不超 過10 秒
將提下巴那隻手的食中指二指先找到喉結處,接著滑向氣管與頸側肌肉之間的溝內,即距離喉結 1.5~2 公分處,找到頸動脈內,將二指放於頸動脈上確實探測有無脈搏不超過 10 秒鐘,同時評估有無呼吸?咳嗽?身體會不會動?
如有脈搏無呼吸則進行人工呼吸。
如無脈搏進行下一步驟。
實施胸外按摩
找出胸外按摩的正確位置
1. 利用靠近傷患下肢的食中二指,由傷患腹部找到助骨框下緣向上滑行,摸到助骨與胸骨交接的倒 V 字型凹處,將食串二指至於該處(劍突上緣),將另一掌根至於食指側定位(即胸骨下半段),再用另一隻手重疊於其上,兩手手指互扣向上翹以免觸及助骨
2. 緊貼胸骨之手掌跟不可移開傷患胸部或改變位置以免失去手的正確位置和姿勢
進行胸外按摩
1. 以每分鐘100次的速率,執行 15 次的胸外按壓,口裡數著「一上、二上、三上......十上、十一上、十二上、十三上、十四上、十五上」以數次數,並控制速率,唸第一個字時下壓第二字時放鬆,時間各佔一半
2. 胸外按壓 15 次時實施2次人工呼吸(15:2),如此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循環進行
評估效果
評估效果 I. :進行心肺復甦術一分鐘(15:2四個週期)後評估效果,以後每隔數分鐘評估一次
1. 評估循環現象不超過 10 秒,如無循環則繼續進行心肺復甦術,由胸外按壓開始
2. 如有循環,則評估呼吸不超過 10 秒,若有呼吸,則停止心肺肺復甦術,檢查身體,密切觀測呼吸、脈搏狀況及循環現象,並維持傷患復甦姿勢,並繼續評估呼吸與循環
3. 若傷患巳恢復自發性心跳和呼吸,但仍無意識檢查身體,維持傷患復甦姿勢,並繼續評估呼吸與循環
評估效果 I. :若有循環而無呼吸,則一人工呼吸的速率進行人工呼吸,每分鐘評估循環
1. 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成人每5秒一次包括吹氣的2秒(一分鐘 12 次),兒童每3秒一次(一分鐘 20 次)嬰兒吹氣較淺,每3秒1次(一分鐘 20 次)
2. 在傷患恢復呼吸前,要繼續人工呼吸,絕不放棄施救,直到有專業人員接手或送到醫療院所(很多人經過幾小時的人工呼吸,才能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