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評估及處理

  傷口有關之最初探察的目標,僅在控制主要的出血。此通常可經由無菌加壓敷料之使用而完成。此無菌敷料,可保護以對抗進一步的污染或損傷。在威脅--生命之損傷的初步探察及處理已完成之後,臨床工作人員,須迅速評估所有的傷口及決定如何處理那些傷口。

創傷傷口之評估

  病人的傷口,是單獨存在的或是為多重創傷的結果,照護提供者,須儘可能去獲得更多損傷相關的資料,因為,這些資料可指引傷口處理決策。

  相關史(由住院前的報告、病人、家屬或目擊者等),須包括:

傷口是如何發生的?
造成傷口之物體的種類?
傷口在什麼環境下發生的(污染的種類及程度,如:糞便、生水、路上髒物,及人類或是哺乳動物的咬傷)?
已提供的措施或治療有哪些?
傷口是何時發生的?
病人的一般身體狀況?過去醫療史(抽菸及喝酒、藥物、過敏)?
破傷風預防的情形?
病人的工作種類(職業)?
哪一隻手是支配性手?

  傷口評估及資料記錄,須包括下列:

傷口的部位在哪裡?
以適當的專業術語,描述傷口(長度、深度及外觀)。
是否有出血或滲出物?
是否有任何異物存在?
周邊組織之外觀情況?傷口邊緣是否可被接合的?
是否有任何明顯的或相關的損傷(如:骨折、肌腱或血管損傷)?
記錄傷口遠側之神經血管狀況、及臉部損傷時之顱神經狀況。

傷口處理的考量

  有關傷口處理之治療決策,會因下列問題之答案而影響:

傷口是否需要在手術室處理?
相關的損傷,是否需要其他的措施,如:骨折、肉臟損傷或腦損傷?
是否之前已存在的情況,會使傷口癒合不良?
傷口應如何在最小之感染危險及最佳的癒合之下(一級、二級或三級癒合),閉合起來?
病人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
何種敷料照護、夾板、活動限制及居家照護,是處理計畫所需要的?

傷口閉合的選擇

  傷口閉合的選擇有數種:以縫線、膠帶或釘子閉合(一級癒合);讓傷口開放著長肉芽及自行閉合(二級癒合);讓傷口開放著,並在損傷數天之後予閉合(延遲最初的閉合或三級癒合);或是,以皮膚移植或組織瓣閉合傷口(此程序的時間,依傷口的種類各有不同)。

  是否優先予傷口閉合的決策,依污染的種類及程度,及損傷至治療的時間長短而定。若傷口被嚴重地污染(所有創傷性傷口,被視為污染的),特別是,細菌包含於糞便或唾液中時,最聰明的做法,為讓傷口以二級癒合。小心地處理開放性傷口,似乎較不會發展至感染情況。通常,在損傷6至8小時之內予治療的傷口,被視為是一級閉合。超過8小時才處理的傷口,應視為二級癒合或延遲的一級閉合。臉部及頭皮的傷口,可排除在此規則之外,因為,這些部分有較豐富血管供應,因此,可減少感染的危險,另外,也有是因為美容的考量。有過量軟組織消失、而無法閉合的傷口,需要皮膚移植或組織瓣閉合。

資料來源:

臨床創傷照護手冊
陳瑞貞、裘苕莙合譯,Sheehy.Danis.Blansfield.Gervasini合著
ELSEVIER SCIENCE (Singapore) Pte Ltd.,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合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