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固定可使骨折或脫臼兩端的活動減至最小,並達到以下五個目的:
一、減少疼痛: 發生骨折或脫臼時,周遭的軟組織會立刻發生腫脹同時再受骨折斷端的摩擦,使該處的末梢神經受到刺激而產生刻痛,此種疼痛甚至會導致傷患神經性休克,因此適當的固定,可在運送就醫過程中降低疼痛。 二、減少周遭軟組織的再度傷害: 當發生骨折及脫臼的同時,周遭軟組織已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此時若未將骨折處固定,在搬運過程中,由於骨折的斷端往往相當尖銳,會造成軟組織的再度傷害,此時腫脹將更為明顯,而使疼痛加劇。此外,在所有軟組織當中,如神經及血管,若受到骨折壓迫甚至刺傷,就會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甚而導致患者須截肢的嚴重後果,所以不可不慎重。 三、減少出血: 發生骨折時,骨折的斷端及周圍斷裂的小血管都會有血液流出。以小腿的脛骨骨折為例,因流出而浸潤在軟組織中的血量可高達三○○至五○○c.c.左右,故會造成腫脹,此時如能給予牢靠的固定並將患肢抬高冰敷,則可使出血量降低。 四、避免血管壓迫而使循環受阻: 骨折或脫臼有時會壓迫到周圍的大血管,而使末端的循環受阻。以兒童的肱骨踝上的骨折為例,骨折的近端往往會壓迫到肘動脈,再加上局部的腫脹,造成末端循環障礙,以致無法觸摸到橈動脈脈博,須予以適當的固定並將手肘略微打直,即可改善循環。 五、避免使單純性骨折變為開放性骨折: 骨折的斷端通常相當尖銳,在搬運中常造成軟組織的傷害,尤其在軟組織覆蓋較薄處,如小腿遠端及足踝部位,如果骨折插出皮膚而外露,就成為開放性骨折,此時不但會使出血量增加,更使日後感染的機率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