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煮一鍋好吃的咖哩,不外乎是蔬菜與海鮮或是肉類的組合,不同材料的組合,自然的產生種種不同的口味。首先是蔬菜的重點---炒洋蔥,洋蔥必須先以大火拌炒至水分蒸發後,改以小火繼續翻炒至呈微焦狀態,必須不斷的以鍋鏟翻動以避免洋蔥焦鍋。加熱之後的洋蔥,會使得原本所具有的辛辣、嗆鼻的味道,轉而釋放出比原來未炒過的洋蔥多50倍的香甜口感,因此不僅能使咖哩有濃稠感,同時可抵消辛香料的辣和苦味,同時散發出更迷人的香味。不過市面上有些現成的咖哩塊已經將炒洋蔥這樣費時的事在製造過程中考慮進去了,所以如果你選用了具有這樣成分的咖哩塊,就可以省下這道美味但費時的炒洋蔥過程了。
而肉類需先將表面用油稍微煎呈焦黃後,再置入鍋內熬煮,這樣一來肉類的腥味才不致於破壞整鍋咖哩的香味。而且表面先煎熟的肉塊,不僅能鎖住鮮美的肉汁,同時在燉煮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保持鮮嫩,而且也不會因為久煮使得肉散開或是爛爛的。海鮮類則需先炒、炸後,等到咖哩燉煮好後再下鍋,以免一同熬煮時間過長使海鮮變硬,也可以將海鮮與咖哩醬汁分別放在盤子上,沒有一同入鍋煮也是可以的。
在組成美味咖哩的香料家族中,每一種辛香料都有不同的藥效。在印度各地的家庭裡,都有各自的咖哩配方,這其中,不僅僅是為了口味的喜好不同,另一方面,也會依照家族成員目前的身體狀況而調配出具有養生或治療功能的咖哩餐。各種使用在咖哩料理的香辛料中,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療效,例如辣椒,能夠促進食慾、幫助消化;茴香能夠明目,幫助視力改善;而丁香(百里香)則可治療牙痛、消除口臭。所以咖哩不僅是美味的食物,也能有效改善身體狀況。
咖哩雖然美味,但是料理的困難度卻頗高,我們也不可能像印度一樣,準備各式各樣的香料,而且還要記得每種香料使用的份量,然後再跟麵粉一起炒過之類的繁瑣的動作,所以1950年咖哩塊的發明,無疑是所有愛吃咖哩者的福音。
煮咖哩如果是用咖哩塊的話,首先要先把洋蔥用奶油炒過,然後加水、蔬菜丁、肉塊,大火煮沸後,轉中火熬煮到蔬菜熟透,然後關火,放入剝成小塊的咖哩塊,用大湯匙慢慢攪拌均勻,等到咖哩都溶解後,再開小火煮一下即可,是很簡單也很豐盛的料理。
雖然說,幾乎所有的咖哩塊包裝上都已經說明了咖哩的煮法,不過難免會有一些無法預期的事情發生。像是咖哩塊加進去了,才發現水量太多,煮出來的咖哩變得太稀,而且也沒有多餘的咖哩塊可以補救,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加進去麵粉水,希望可以增加濃稠度,雖然加入麵粉水可以達到效果,不過因為麵粉沒有炒過,會讓咖哩多出粉末的感覺,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建議你可以把鍋裡的馬鈴薯塊取一些出來,用湯匙壓碎,再放回咖哩中煮,讓馬鈴薯泥增加咖哩的濃稠度,又不破壞咖哩口感,咖哩醬汁也會變得更加濃郁。
美味咖哩怎麼做?
1.材料的處理:
2.咖哩辛香料的效能:
3.使用咖哩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