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的前身:「熱蘭遮城」興建於明崇禎七年是荷蘭人在安平建立的一座簡單的「砦城」。天啟 4 年,荷蘭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或「安平城」。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安平古堡,古稱「台灣城」,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居城,籌策反清復明大業,故又叫「王城」。至今為觀光勝地,迭經 300 餘年世事變異,這座當年曾叱吒風雲的城堡,而今被列為『國家 1 級古蹟』,只餘斑駁的殘壁,供後世憑念。

安平古堡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完工之時,城分內外兩城,內城為方形,共築三層,北、東、南三門,有瞭望塔,稜堡作為砲塔之用,各有大砲五門,現僅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

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驅走荷蘭人,入清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圯失修,據說,當時居民修築房舍、清廷築「億載金城」,都來此掘取城垣的磚石為材料。目前僅存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但黃昏的「古堡」時而與落日相煇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曾獲台灣省政府選為台灣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