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花車紅到國外 英、美紛報導 另類台灣之「光」
你可能想不到,無論在婚喪喜慶都能看到的電子花車,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美國一位教授
與英國平面媒體,最近就先後將電子花車列為紀錄片及文章的主題。 來自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人類
學教授莫思可維茲,日前製作了一部長達40分鐘的紀錄片,名稱叫做「為死者跳舞-台灣喪禮舞孃」
(Dancing For The Dead: Funeral
Strippers In Taiwan)。 片中提到,台灣人之所以會找來找來舞孃在喪禮
上表演,是想吸引更多人到喪裡現場來送死者最後一程,藉此令往生者走得風光。 受到許多國際媒體
關注,英國每日郵報也以專文介紹「台灣喪禮中的電子花車文化」。
報導寫道,自從電子花車出現後,台灣的喪禮就慢慢演變成像是廟會般的熱鬧場合,而有電子花
車的場合,也成了鄉下居民觀賞表演的場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
◎也是旅行/台灣電子花車開進紐約 老美驚豔
攝影家沈昭良花費超過4年的時間,旅行台灣各地,特別選擇在黃昏天色將暗未暗的「Magic Hour」,
刻意營造沒有舞者、觀眾的「淨空」,讓光燦耀眼的電子花車,在獨特的光線、空間、環境中,兀自展演
,詮釋多元且值得細品的思考,完成讓台灣人與外國人都驚異讚嘆的系列作品--「STAGE」(舞台)。
一般在台灣鄉間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電子花車」,3月底堂皇地「開」進美國大都會--紐約,讓老美驚
豔於台灣竟有如此「魔幻」的一面!
台灣的電子花車幾經研發演變,已經如同電影「變形金剛」一般,不
消多時,就能從一台卡車,展開成佈置華麗、燈光奪目、音響震耳的大舞台,這種「電動舞台車」可說是
「Taiwan
Only」的超炫產物。 此一台灣特有的產物,從1970年代開始出現在台灣鄉間的婚喪喜慶場合,由
貨卡車改裝的舞台,根據車輛大小、噸數而有不同的體積,透過摺疊油壓式電動操作,瞬間展開成臨時的
舞台,無論廟埕廣場、漁港堤防、鄉間小路、狹窄的巷弄,都可提供快速方便的展演場地,滿足客戶需求。
(記者謝禮仲/台北報導 )
|
▲刻意挑選在「Magic
Hour」拍攝「淨空」的電動舞台車,沈昭良挑戰高難度的攝影條件,
對光影、色彩與環境氛圍的營造,以及影像本身的自我詮釋,表現出巧思用心與專業格局。
(圖/沈昭良攝影.提供)
|
|
▲由左上至右下,一台卡車「變身」為舞台的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圖/沈昭良攝影.記者謝禮仲翻攝)
|
|
▲沈昭良的「STAGE」攝影作品,首度應邀進入美國,於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展出。
(圖/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記者謝禮仲後製) |
內容整理出-Yahoo 新聞、Now今日新聞網201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