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蒐集媒體報導電子花車的專題,來討論電子花車給人的正面 或負面的觀感,發現電子

 花車給人有些負面的觀點, 但以正常的心態來看,其實電子花車電子花車可以帶來娛樂,對台

 灣來說也是種文化之一,經常有國外的學者來台採訪電子花車並拍攝記錄片。

現代版的電子花車 (現稱舞台車)

     ◎電子花車紅到國外 英、美紛報導 另類台灣之「光」


       你可能想不到,無論在婚喪喜慶都能看到的電子花車,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美國一位教授

與英國平面媒體,最近就先後將電子花車列為紀錄片及文章的主題。 來自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人類

學教授莫思可維茲,日前製作了一部長達40分鐘的紀錄片,名稱叫做「為死者跳舞-台灣喪禮舞孃」

(Dancing For The Dead: Funeral Strippers In Taiwan)。 片中提到,台灣人之所以會找來找來舞孃在喪禮

上表演,是想吸引更多人到喪裡現場來送死者最後一程,藉此令往生者走得風光。 受到許多國際媒體

關注,英國每日郵報也以專文介紹「台灣喪禮中的電子花車文化」。

  報導寫道,自從電子花車出現後,台灣的喪禮就慢慢演變成像是廟會般的熱鬧場合,而有電子花

車的場合,也成了鄉下居民觀賞表演的場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
 

               

 


◎也是旅行/台灣電子花車開進紐約 老美驚豔

       攝影家沈昭良花費超過4年的時間,旅行台灣各地,特別選擇在黃昏天色將暗未暗的「Magic Hour」,

刻意營造沒有舞者、觀眾的「淨空」,讓光燦耀眼的電子花車,在獨特的光線、空間、環境中,兀自展演

,詮釋多元且值得細品的思考,完成讓台灣人與外國人都驚異讚嘆的系列作品--「STAGE」(舞台)。

一般在台灣鄉間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電子花車」,3月底堂皇地「開」進美國大都會--紐約,讓老美驚

豔於台灣竟有如此「魔幻」的一面! 台灣的電子花車幾經研發演變,已經如同電影「變形金剛」一般,不

消多時,就能從一台卡車,展開成佈置華麗、燈光奪目、音響震耳的大舞台,這種「電動舞台車」可說是

「Taiwan Only」的超炫產物。 此一台灣特有的產物,從1970年代開始出現在台灣鄉間的婚喪喜慶場合,由

貨卡車改裝的舞台,根據車輛大小、噸數而有不同的體積,透過摺疊油壓式電動操作,瞬間展開成臨時的

舞台,無論廟埕廣場、漁港堤防、鄉間小路、狹窄的巷弄,都可提供快速方便的展演場地,滿足客戶需求。

(記者謝禮仲/台北報導 )

刻意挑選在「Magic Hour」拍攝「淨空」的電動舞台車,沈昭良挑戰高難度的攝影條件,

對光影、色彩與環境氛圍的營造,以及影像本身的自我詮釋,表現出巧思用心與專業格局。

(圖/沈昭良攝影.提供)

 

由左上至右下,一台卡車「變身」為舞台的過程,令人嘆為觀止。

(圖/沈昭良攝影.記者謝禮仲翻攝)

 

 

沈昭良的「STAGE」攝影作品,首度應邀進入美國,於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展出。

(圖/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記者謝禮仲後製)

     內容整理出-Yahoo 新聞、Now今日新聞網2011/4/11

 

                     

 

 

  團長舞孃 拘役30

     「脫光好不好?」,「司馬康丁綜藝團」表演時,穿著火辣的康管舞孃,竟趴光男客的衣服,還用加油

棒套下體,在台上做出口交的猥褻動作,被民眾PO上網 ,被新北地院昨依妨害風化罪起訴。

  司馬康丁綜藝團是新北市的老字號綜藝團,立案在板橋民族路,去年初通過市府審核,取得「表演藝

術類」街頭藝人資格;常以車體為舞台,常赴夜市、廟口表演,尺度火辣。

  曾在板橋南雅夜市舉辦中元普渡聯歡晚會,特邀該團表演,團長康書瑋當主持人,引現場

民眾上台後,舞孃洪瑄蔚貼上潛「熱舞」,還脫光男子全身衣物,再拿塑膠管狀的加油棒,罩住男子的

生殖器,她再做出口交猥褻動作,引發笑聲,圍觀民眾有人用手機拍下後,以「南雅夜市中元普渡」為

PO網,警方網路巡邏發現移送法辦。  (內容整理自-中天新聞報導101/09/09 )

 

  

  電子花車謝神 口味愈來愈重

  板橋1名鋼管舞孃趴光男客衣服,做出猥褻動作,吃上妨害風化官司,鋼管花車常出現在廟會活動,

穿著火辣的舞孃,在公共場所大跳艷舞,常引起非議,認為會教壞囝仔。

  台中教育大學台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昨指出,70年代國內大家樂盛行時,民眾方問明牌,尤以陰

廟聚集人潮最多,事後以「粉味」酬謝「老大公」、「好兄弟」,而興起穿著清涼且伴隨卡拉OK演唱的

子花車秀,是國內電子花車文化的濫觴。林茂賢說,到了90年代,西方文化傳入,加上民眾胃口愈養大,

兼具清涼且講究秀舞技術的鋼管電子花車應運而生,並快速擴張,有業者用大卡車改裝,曾創下一車台

「三管齊下」飆舞紀錄。

  林茂賢表示,ㄧ般廟會的花車表演,多是歌舞並重,頂多穿著較清涼,目的只是增添熱鬧氣氛,因

民間認為,一般廟宇奉祀正神,不宜過火;但陰廟酬謝則百無祭祀,易走「重口味」路線。無論何種花車

,會在台灣盛行,主因是民風長期壓抑,產生對女性軀體的好奇,目前鋼管花車也走喜宴路線,特點為愈

是鄉間,表演愈大膽。 (內容整理自-自由時報102/02/19)

 


圖片取自網路分享

 

                   

 

 

  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電子花車已經這麼的國際化了!一直都以為這只是台灣特有的傳統活動,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原來在外國也有人知道電子花車這個東西;原來電子花車也能夠讓外國人看的嘖嘖稱奇,著實的讓我驚訝了一番,那些外國人應該也覺得很奇妙吧!而現在的電子花車,不是只有傳統的小舞台車呢,還有又大又寬敞,改良過的大舞台車,我相信這一定讓表演程度又更上一層樓了!看過負面的報導之後,我覺得這些人是毀了台灣傳統文化的好名聲,也許他們認為這樣子可以製造一些高潮和看點,但結果卻是引來了警察的注意。我認為他們已經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為了賺錢和製造賣點才去表 演,這樣的心態其實真的很不好,這是台灣多麼驕傲的一項傳統文化,還傳到了外國去,真心的希望他們不要再重蹈覆轍,做出傷害這項文化的事情,能夠更深入的去了解這項台灣的傳統文化,令我覺得做這次 的專題非常值得研究。

 

雪媚師利用網頁課分享電子花車網頁(102/02)

 

           

◎ 雪媚師訪談親戚五年級生-鄧來順先生 

 

  老實說我過去對電子花車的印象,即是脫衣舞,因我們那個年代,正值電子花車的興盛期,每次看到的電子花車即是暴露的女體表演,每逢廟會時,也常看到電子花車的拼場情形,那邊表演愈火辣、愈刺激,即往那邊看,因而聚集更多人潮,因觀眾愛看及鼓譟,電子花車的女體脫衣舞表演非常普遍。在我們那個年代因民風還稱淳樸,媒體傳播還在三台電視台的情況,因電視台尺度之故,現代俗稱的“辣妹”或較暴露的表演並不多見,在好奇的心態下,電子花車的脫衣舞及“牛肉場” 表演才會如此 興盛,但隨著時代的轉變,媒體傳播的開放,目前在網路、電視或出租的影片中,“辣妹”打扮或女體演出隨處可見,觀眾對這些女體外貌較以往已不太好奇,電子花車參與廟會活動中的遊行隊伍,已較少看到“辣妹”的演出,可見過去電子花車讓人聯想的黃色文化已沒落,傳統的電子花車已較少見了!       (雪媚老師-整理親戚的陳述  102/01/28)

 

 

 

本組訪談六年級生的看法

 

  電子花車其實早在台灣存在很久 ,廟會時就會有歌仔戲團或布袋戲團或是花車女郎,或有時只要家中有人過往就會出現身穿白衣的女子在改裝的貨車上聲淚俱下地替喪家哭泣著某某人 ,或是家中有喜時也會有個身穿清涼的女子擺腰扭臀唱著歌.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花車也跟著改變型態 ,不再單純只是有人哼著歌 ,也有鋼管女郎的表演,這個獨特文化也吸引外籍人士來台取經.不管它是出現在廟會或喜或喪都具有著它的獨特性 ,它是台灣草根性的代表,我想它或許不會消失只會跟著時代進步而有所改變。          (儀慧訪談家人   102/02/23)

 

 

◎ 本組訪談八年級生的看法

在研究電子花車這個主題以前,在我印象中,電子花車都是負面的形象,大部分是因為以前的電子花車 會牽扯一些色情的表演,讓我覺得很討厭,更不會想去接近或研究這個主題,但因為團隊裡有一位隊員家中是在做舞台車表演的工作的,而舞台車的前身就是電子花車,經過他的解釋與說明後,我才明白其實電子花車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也因為這樣我開始去了解與研究電子花車是什麼,在研究後,我開始明白電子花車其實不像我所以為的那樣不好,那只是他負面的一面,而電子花車其實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而且電子花車是台灣的傳統流傳,更是台灣才有的特色文化,其中以婚事喜慶最為常見,很多人結婚時因為金錢方面並不是太富裕,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大飯店擺桌宴客,在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在室外辦桌,然後找電子花車來表演,慶祝喜事,也能炒熱現場氣氛,而在神明的生日時,很多信徒也都會找來電子花車,做一些表演慶祝神明生日,而信徒們也認為,神明會喜歡這些表演,但是現在我們不再稱這種表演車為電子花車,而是而是稱為舞台車。
        ( 張凱翔-整理同學的陳述  102/02/05)

 

我對電子花車的印象其實不深,但是在印象中就是記得有女生在車上唱歌跟跳鋼管並穿的很清涼,一直都以為電子花車從以前到現在的形式都一樣,後來漸漸了解到一開始的電子花車是穿的很普通且在車上唱歌的,會變成一般人都覺得是穿著清涼的人在車上唱跳,其實是因為想吸引別人觀看。電子花車在喪禮場出現也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事情,車上總有人一邊哭一邊叫某人的名字,但是現在也已經很少見了也都不全是辣妹在台上唱歌加跳鋼管,電子花車也算是台灣的傳統之一,所以要是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就好了。    (莊宗穎-整理同學的陳述     102/02/10)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

 
 


圖片來源:http://www.musicvideos.com


圖片取自網路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