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的起源
台灣第一個廣播電台:「台北放送局」
追溯台灣廣播事業的發軔,必須從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開始說起,當時台灣總督府為慶祝在台施政三十週年紀念,便於六月十七日至二十六日,在台灣總督府舊廳舍內進行為期十天的實驗播送,至民國十七年(西元1928年),又在總督府遞信部內設置放送部門,正式進入試驗廣播的階段。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底,斥資六十六萬圓興建的台北放送局完工(其位址即今台北新公園內之二二八紀念館),並在隔年一月十五日開始放送,當時其呼號為JFAK,成為台灣第一個廣播電台,後來又陸續在全台建立了「台南放送局」、「台中放送局」、「花蓮放送局」、「民雄放送所」……等等,同時並設立「財團法人台灣放送協會」,負責營運電台所需的各種業務。
初期的廣播節目主要是以服務日本人為主,其播音內容包括:報導性節目(如氣象、新聞、日用品價格等)、教育性節目(如體操、家庭百科及新知介紹等)、娛樂性節目等等;而播音時間則分為早(早上八時至十一時左右)、中(中午兩時至五時)、晚(晚間六時半至十一時)三個時段;使用的語言為日語和台語。後來到了中日戰爭時期,才增加福建語、英語、北京語、廣東語及安南語,以向中國及東南亞進行播送。民國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十月,呂泉生先生曾應聘為台北放送局文藝部的專員,專門負責放送局中之音樂事宜。
台灣光復之後(西元1945年),該局為國民黨之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接收,易名為「台灣廣播電台」,其播音內容更為多樣化,一度是台灣人學習「國語」以及政府宣達政令的重要管道,是當時重要的訊息傳播中心,後來為紀念二二八事件,而將該台之位址改成二二八紀念館。
(註:資料來源:奇摩知識家
廣播有多少年的歷史
傳統廣播分成調幅廣播及調頻廣播,調幅廣播技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被發明的,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收聽廣播才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電視在1930年代的出現,廣播業者觀察到電視使用的UHF頻段,提供較調幅廣播更佳的音質,進而持續改良廣播技術,在1940年代開始以UHF頻段進行調幅廣播,1950年代末期調頻廣播才普遍使用目前的VHF頻段進行傳播。從調幅廣播發展至今已經有九十多年的歷史了。
(註:資料來源:漢聲廣播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