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的身世 愛河的脈絡 愛河的生態 愛河的故事 遊憩方式

愛河的脈絡                       1/2

愛河的源起、流域、特性

       分流昔日的河道亦甚寬,往來需靠渡筏,民間稱「後壁港」。日據時期因填築鹽埕而整治成大水溝,1954年市議員陳銀櫃申請加蓋獲准,成為攤販集中市場,民間稱為「大溝頂」。 
         愛河為感潮河川,河水水位受高雄港海水的漲退潮影響而變化,潮汐平均落差為0.72公尺,而五年一次的暴雨之水位落差在治平橋可達1.53公尺,在高雄橋只有0.78公尺,水流極為平緩。出海口的水深為3.7公尺,往上游逐漸遞減,建國橋為3公尺,治平橋為2.1公尺,至民族路的寶珠溝為0.7公尺。
        因受高雄港海水潮汐的影響,愛河下游為海水,中、上游為淡水,感潮河段可達民族路的寶珠溝。
       愛河主流的橋樑計有21座,平均每500公尺就有一座橋,最接近出海口的橋是港區鐵路專用橋。最接近源頭的橋是高雄榮民總醫院後側的後港橋。另外,市民比較知道的橋有中正橋、七賢橋、建國橋、中都橋等。
         經百年來的變遷,愛河源頭只見灌溉渠道,不復見埤潭。自八卦寮而下,現今可尋得的愛河支流及圳道有六,分別是
     

後壁港出海渠道      袁英麟攝

一、愛河榮總支線

二、文藻語專的D支線

三、鼎新橋的H幹線

四、明誠路的K幹線

五、三民一號公園的寶珠溝

六、七賢國中前的二號運河。

這些支流名稱已非舊時名稱,而是市政府愛河工程圖上的新名稱。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