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愛河

愛河整治與污水下水道

  愛河流域涵蓋高雄市面積的40%,是高雄市最重要的洩洪道。早期高雄並沒有埋設污水下水道,只延續日據時期的作法,闢建衛生下水道以排水防洪為主。雨水、家庭污水、工業廢水及農業餘水共同排入愛河。過量的污染使愛河的自淨功能逐漸消失,愛河只有一年比一年的髒臭。1971年愛河終於因市民的不知愛惜,揮霍無度,而正式宣告死亡。
早在1968年市政府已感受到愛河污染的嚴重,於是購置兩艘挖泥船進行愛河污泥挖除工作。可惜因方法不對,效果不彰,一年後停止挖除污泥計畫,轉而以計畫建立污水下水道系統來解決愛河污染的問題。1979年市政府開始執行愛河整治計畫,採雨水、污水分流制,興建污水下水道系統,收集家庭污水、工業廢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經初級處理後,再由海洋放流管放流到外海。
以污水下水道來解決都市河流的污染是英國人於十九世紀的傑作,至今成為各國解決都市河流污染的主要作法。


堤岸設計與河流水貌

  文藻外語學院前的愛河河岸約有二層樓高,這麼高的垂直水泥堤岸令人望而卻步,阻隔人與河流的親近。這是高雄市整治河流的通病,將河流視同水溝,只注重防洪功能。因為,水溝是沒有生態的,是不可以親近的,平白遭塌了河流的寶貴資源。

 河流堤岸一定要建成如水溝式的垂直堤岸嗎?當然不是。人與水的關係是可以沒有距離的。
人與水的親近可以激發人性的柔軟面,緩和工業城市帶來的陽剛氣。河流是上天送給都市的最佳禮物。
1994年這段河道尚未整建,仍保留自然河道的面貌,河道裡常可看見二隻水牛徜徉其間,戲水自娛。這樣的原野景觀隨著水泥堤岸的築建而消失。當生物的棲息空間因都市的發展而被消毀殆盡,所呈現出來的是都市的粗暴與人性的悲哀。

二號運河閘門內(轉載高雄市愛河文化)

仿自然河岸

  位於高雄榮民總醫院東側的圍牆外,該地地名為「後港」。這段河道約300公尺,是愛河自高雄縣進入高雄市的最上游,再往上穿過高速公路即是渠道縱橫的源頭了。愛河全長12公里,流經高雄市的有10.5公里,其中10.2公里已被整建成水泥垂直堤案,剩餘的這300公尺河道經文化愛河協會二年的爭取,建成壘石堆積的緩坡河堤,目的在為生物保留一個家,也為高雄的河流整治跨出新的一步。河流親水的意涵有二,一是市民可以直接與水接觸,如宜蘭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但前題必須是河岸的腹地夠寬、水質乾淨、水量足夠;一是市民可以在堤岸無拘無束的散步,不用擔心若不慎掉落河中而無處可上岸,其目的在「為生物保留一個家」。
考量這段河道用地只有24公尺寬,水流斷面就佔了9公尺,再加上維修道路5公尺,剩餘可用的腹地就很有限了,兼之上游的水量以農田灌溉餘水為主,並不充沛,要想達成市民與水接觸的親水河岸之目標有其困難。
  因此,「為生物保留一個家」就成了思考的重點。經與市政府不斷的溝通、協商,仿自然河岸的規畫逐漸形成共識。自河底鋪壘石而上,一則掩蓋河岸僵硬的水泥板椿,一則壘石之間形成洞隙,可作為水中生物的棲息之所。版椿之上到人行道間採緩坡植草,種植喬木,形塑一段行人可以悠閒其間的河岸空間。

喬木的選擇甚為重要,適宜的樹種不僅可以營造特殊的風情,也可達成預定的目標。這段河岸的喬木樹種有誘鳥植栽如稜果榕、苦楝、樟樹,有本土樹種如大葉山欖、香楠、欖仁。假以時日,長成巨木,引來鳥類蝴蝶,豐富河岸景觀,是可以預期的。
「仿自然河岸的完工,不是愛河整治的結束,而是開始。」它象徵一場河流整治觀念的革命在高雄正要展開。

二號運河閘門外(轉載高雄市愛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