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計劃 組員介紹 圖片欣賞 好站連結 整治愛河 愛河觀光

 

  愛河的形成非常的晚,明清之際才有明顯的溪溝出現,成為一條自然河川,於此之前,愛河的本流與支流都在海底,和高雄港的海域結為一體,是一個大型的內陸淺海地區,面積約一百五十平分公里。
  台灣島是在地質時間第三世紀後期與第四紀的洪積期,也就是現代沖積層時期上升的,隨後打狗山與半屏山形成高位珊瑚礁的小山,時間約四十餘萬年前,高位珊瑚礁的內陸淺海,就誕生了愛河,這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如前所言,此時的河溝並不明顯,因為造山運動所致的地層不斷上升,海岸線也不斷退後,再加上沿海地區的淤積作用,低窪地區的河溝終德顯現,溪溝的兩邊,是沼澤、泥灘、鹽湖、與分流交錯存在,這時,前鎮河與後勁溪也同時形成,高雄的三山與三河正市躍上舞台。
  愛河從淺海變為窪地、沼澤,河道慢慢浮現。形成之初河道縱橫交錯,埤塘密布。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海圖上已出現愛河河道,但未有名稱。 清朝時期,先民以「港」稱呼愛河的河段。愛河從上游到下游的港名依序是船仔頭港、田尾港、龍水港、鹽埕港。船仔頭港大約在今文藻語專到明誠橋一帶。田尾港大約在今明誠橋附近到三民一號公園的博愛橋之間。龍水港大約在今治平橋到建國橋之間。鹽埕港則是建國橋以南的河域。
  日據初期,愛河仍未有統一的名稱。1920年打狗(高雄舊名)更名為高雄,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之後,稱愛河為「高雄川」。當時因修築高雄港,而疏濬愛河成寬73至128公尺,深3.6公尺的航道,作為工業運輸之用,因此,又稱「高雄運河」。鐵道部在今建國橋北側的鐵路鐵橋邊立有「高雄川」的鐵牌。1995年市政府拆除該鐵橋,「高雄川」鐵牌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