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名:攏袂歹勢
指導老師:徐麗華
組長:吳尚諴
組員:蘇義雄 林易暘 趙伯杰 林益先 盧宥廷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這個台灣自古以來的文化
就由我們來介紹布袋戲自古以來的文化吧
霹靂現象 新興文化
如果您覺得看布袋戲、喜歡它甚至為它瘋狂,是件SPP又聳又不可思議的行為的話,那您可能就大大地落伍了。
據統計,霹靂布袋戲的收視年齡層以二十到三十五歲居多,佔了65%,其中X世代就佔了七成。被戲迷暱稱為「霹靂」的霹靂布袋戲不僅廣受新世代歡迎,就連「霹靂」都變成X世代愛用的新名詞,意味著既新奇又炫酷的意思,可見霹靂已成功地將布袋戲融入他們的生活中。
§ 戲迷能量驚人 §
不僅霹靂迷大幅年輕化,霹靂熱從錄影帶,一路燒過有線電視、網路、報章雜誌,甚至中華職棒、某有線新聞台都自動找上門來沾霹靂光;而相關的各式附屬產品,如:霹靂會刊、筆記本(書)、後援會、專賣店、霹靂戲偶、霹靂撲克牌、霹靂電玩軟體……等一應俱全。於是,一個專門屬於「霹靂布袋戲」的霹靂王朝於焉產生,由台灣布袋戲世家──虎尾黃家第三代所經營的霹靂王朝,不僅成功地打開年輕人市場,還朝向多元化發展。讓黃家大膽經營霹靂布袋戲的動力,除了來自對布袋戲的一片熱情與使命外,霹靂fans的熱誠擁護、發燒愛戴更是支持霹靂王朝的滾滾動力來源。
霹靂fans不僅設立網站整天談論霹靂,還呼朋引伴為心目中的霹靂英雄成立專屬後援會,像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等一級當紅台柱都擁有各自的後援會,連反派的青陽子、金小開也有哩!花個幾萬塊買心愛偶像回家更是許多人的心願,或者乾脆來個「人扮戲偶」、真人巧扮霹靂劇中戲偶,「以真亂假」的結果,彷彿讓人錯覺戲偶真的「現身江湖」呢!還有人受不了心中英雄被編劇賜死,不斷捶胸頓足兼抗議……。這些只是令人嘆為觀止霹靂現象的冰山一角,種種訊息不過說明霹靂實在有夠紅,現在不僅在網路電視紅紅就算了,甚至還要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還要跟人家拍電影,花掉上億元經費的「霹靂英雄榜之聖石傳說」,明年將在海峽兩岸同步上映,那將是第一部布袋戲電影,真不知羨煞多少表演團體。究竟霹靂布袋戲是怎麼竄起的?黃家又是如何將布袋戲帶上時代潮流的高峰,成為新新人類也愛死了的新偶像?霹靂文化具有什麼意義?霹靂還有哪些霹靂事蹟呢?
§ 霹靂王朝、戲說從頭 §
霹靂布袋戲的崛起有兩個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這對在性格與專長互補的兄弟檔,一個心思細密、饒富文采就負責企劃與編劇統籌事宜,另一個擅長布袋戲最重要的口白絕學,以一人配上所有戲偶的旁白,這是掌中戲精神亦是家訓。黃文擇說:「這是父親(黃俊雄)希望即便是盲眼人也能靠旁白達到聽戲的效果……最高曾經配上一齣戲裡的二十幾個角色。」從小就生長在布袋戲世家約兩兄弟,自小即耳濡目染地接受種種布袋戲的薰陶。阿公是鼎鼎有名約五洲派布袋戲創始人、與李天碌齊名的國寶級老藝師黃海岱;父親則是轟動江湖、驚動萬教的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身為黃家的第三代傳人,黃強華與黃文擇並沒有太多的其他選擇,雖然年輕時也很想耍帥搞樂團,可是終究布袋戲還是選擇了他二人。然而,他們並不墨守著日趨式微的傳統布袋戲,等著時有時無的野台戲演出,相對地他們隨著時代快速的轉輪,積極地開創布袋戲的春天,就這樣創造了霹靂布袋戲。
如果認真算起霹靂布袋戲的源頭,可追溯至一九八四年黃俊雄發行的第一套錄影帶(霹靂城)開始,原本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也曾經紅遍三台,締造多項空前的收視記錄。並捧紅了史艷文、黑白郎君等正反「偶」像明星,但是受到新聞局三十分鐘內只能演出五分鐘武打戲的禁令影響(這豈不叫人自廢武功),使得黃俊雄的電視布袋戲漸漸做不下去,後來就改成發行錄影帶,靠著中年族群史艷文迷的捧場,還勉強混得下去。早期雖然輸給港劇一點點,但在黃強華接手後情勢就慢慢改觀了,加快的節奏與金光閃閃的拍攝手法,加上貼近現實的劇情及平易近人的對白,漸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