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花自然也具有這些花的特性,但由於一朵花的開花時間在一棵植物的生活史中,
僅占據數小時、數天相當短的時間,保存不易,更遑論化石的形成,必須因緣際會才能造就
,因此最早花的容顏一直是神秘難尋的。目前大多數的花化石都是在侏羅紀之後發掘,1998
年11月科學雜誌(Science)揭報,在遼寧挖掘出土的晚侏羅紀年代(約1億4千5百萬年前)
的熱河生物群化石中,長約10公分的「遼寧古果」化石(Archaefructus liaoningensis Sun
, Dilcher, Zheng et Zhou, sp. nov.),係屬於古木蘭亞綱(Subclass Archae-magnoliida
e) 古果科(Archaefructaceae ),是目前出土化石中最直接、古老的被子植物的證據。

   今年5月科學雜誌又更進一步報導,存在約1億2千4百60萬年前的「中華古果」(Archaefr
uctussinensis Sun, Dilcher, Ji et Nixon) ,屬於同一科另一種古老草本被子植物的化石
,花軸由上而下螺旋排列著心皮和成對的雄蕊,葉片屬於纖細深裂形,葉柄基部膨大抱莖狀,
喜生長於潮濕環境。由於伴隨發掘的中國遼寧西部熱河生物群,包括狼鰭魚等水生和喜濕生物
,呈現稍早期物種適應的優越生態環境的避難桃花源。可見這是晚侏羅紀氣候突變,急速演化
的惡劣環境中,侏羅紀最後的花園也正是醞釀物種新生的生態環境。

中華古果復原模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