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不僅種類繁多,各類的用途也是不計其數,雖然中藥大多數常用在醫療健康食用上,但其實它的用途也有用在人體的保健美容及身體調節等多功能,不僅如此也可以降火氣,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多樣化的功能使中藥在醫療上佔有一席之地,漸漸地中藥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供需品,當我們去中藥診所時會看到許多各式各樣的中藥食材,但是在服用時可能也不清楚它的功效是甚麼,在我們食用前可以觀察到每一類中藥的用途,並對症下藥。
當 歸 |
白芷茯苓 |
食補中常見藥材,有補血,中醫師會建議吃當歸燉肉補身。除了藥膳入菜外,當歸還可拿來泡澡或泡腳。5片的當歸,用熱水浸泡或煮過作用更好。可促進氣血循環、潤膚;也可再加點桂枝,改善腳底冰冷的作用更好,若有皮膚紅癢情形就不要使用。 |
白芷可止痛、消炎、潤膚;茯苓則可利水、安神、消水腫、潤膚。將白芷跟茯苓磨成粉敷臉,有潤膚、消炎、淡斑的作用。可請中藥行將這2種藥材磨成粉,加水攪勻,洗完臉敷在臉上30分鐘後洗掉,可改善皮膚暗沉,或加甘草粉末,也有潤膚作用,每周敷3次作用較好,若有皮膚紅癢情形就暫停使用。 |
香 茅 |
紫 蘇 |
香茅的作用在發散熱氣,可改善感冒發燒的症狀,且香茅有獨特香氣、具潤膚作用,可將香茅裝到棉布包裡,放到放好水的浴缸中浸泡約10分鐘後,讓藥效出來再泡澡,可以改善皮膚乾燥、滋潤肌膚,但是當皮膚有傷口時不要浸泡。 |
紫蘇葉通常用來散熱止痛、抗過敏,可用來去除蝦、魚、蟹等海鮮的寒性,在清蒸蝦肉、魚肉、蟹肉時,放幾片乾燥或是新鮮的紫蘇葉,可以緩解這些海鮮的寒性,吃完海鮮後比較不會有拉肚子的情形發生。 |
山 楂 |
桂 皮 |
山楂大部分用來促進食欲、去油膩。另外山楂中含有特殊的山楂酸,可以讓肉類較快軟爛,因此燉肉時可以放一些山楂,可幫助肉類煮熟以及去肥肉的油膩感。 |
桂皮在中醫的使用通常用以促進食欲、開胃、改善手腳冰冷,因桂皮有獨特香味,在泡咖啡時可用棒狀外型的桂皮攪拌,除有肉桂香味外,也可以當成湯匙攪拌,晾乾後仍能再次使用。 |
黑 豆 |
艾 草 |
中醫認為黑豆有養髮美顏、補腎、強化筋骨的作用。可將黑豆放在鍋裡乾炒到表面有點熱度但不燙手後,將黑豆裝在棉布包裡,敷在腰痠、背痛、肩膀痠或慢性關節炎不適處,用完後還可倒出來重複炒過利用。 |
艾草通常用來調經,但因具有獨特的味道,在天氣潮濕可能滋生蚊蟲時,先將窗戶關閉,用盤子裝乾燥的艾草點燃,稍微薰一下窗戶附近,再把窗戶打開,可以利用獨特的味道,達到驅蚊作用,如果擔心艾草的味道持續不久,約2至3小時後再薰一次加強驅蚊作用。 |
枸 杞 |
枸杞是中醫常用藥材,可明目安神、補氣。因顏色鮮豔也可當成菜餚盤飾,若覺得疲勞或痠澀,灑些枸杞入菜,除了改善症狀外,還可點綴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