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幅尺寸

銀鹽基底片的畫面尺寸
相較起來,銀鹽基底片較容易產出大尺寸的畫面,但能拍攝超大畫面尺寸的相機,體積也不小,攜帶上相當不便。早期的輸出方式,還是以將底片直接貼附在相紙上,進行等倍輸出,以接觸印相輸出為主,故能輸出和畫面尺寸同大小的相機即成為主流。一直到1925年「徠卡」相機登場後,印相輸出技術逐漸成長普及,畫面尺寸才有日益小型化的趨勢。然而畫面尺寸太小卻衍生出解析度(影像細緻度)的問題。故實際上,雖然有比35mm還小的畫面尺寸問市,但因為解析度層面的缺憾,該些規格旋即消聲匿跡。

為什麼底片片幅是35mm?

(1)原本是電影用膠卷
  35mm底片是在35mm寬度的膠卷上,拍攝畫面尺寸為24x36mm的照片。原本是沿用電影用膠卷。由於電影膠捲是垂直方向送片,一格約為24x18mm大小,所以一九二五年推出的徠卡相機,是將二格併為一格使用。事實上在此之前,也有使用35mm電影膠捲的相機,但因為徠卡是相機領域裡的優秀模範生,所以35mm相機(俗稱135相機)自此正式邁入普及之途。35mm的底片規格雖然有著八十年悠久的歷史,仍能於市場主流占一席之地,在現代技術革新如此激烈的發展下,著實難能可貴。
(2)兩次邊緣穿齒孔(perforation)的功能
  35mm的底片是裝入膠捲暗盒的遮光罐內使用,沿著底片兩側邊緣,設計有稱為齒孔(perforation)的洞列,這原本是電影膠捲所留下來的痕跡,35mm全尺寸大小(24x36mm)底片上,每一格剛好有八個孔,拍照上片時,只要技術捲進八個齒孔後停止,及剛好能捲進一格底片。為計算齒孔,使用一種鏈齒軸(sprocket)裝置。八個齒孔轉一圈即送出一格底片,六個齒孔款式的相機即轉3/4圈的底片,也可用在更大型的相機上,使用方式有很多種,但最近也出現無鏈齒軸裝置的相機,是利用不會造成底片曝光的紅外線,對著齒孔部分發射紅外線,再藉由反射光及穿透光來數片。
(3)自動裝填、自動上片、自動捲退裝置
  35mm的底片裝填方是,是將底片前端塞進上片軸的開口(slit)內。拉出一些底片,確認齒孔已套入鏈齒軸的齒柱上,這些動作對初學者而言,並不容易。一九八○年代左右,自動裝填技術問市後,現在只要將底片前端塞進上片軸,蓋上盒蓋,底片即可自動上片。幾乎所有的相機都使用這種馬達是自動上片裝置,加上全景照相時代的結束,再也沒有底片捲完不是回到膠卷暗盒的情況,所以就進入全數自動化的時代。由這些自動化技術的發達,也可以佐證在此之前的規格標準,已傳承八十年之久。

數位相機的畫面尺寸
數位相機的畫面大小和底片完全不同。數位相機的影像感測器是矽晶結構的半導體LSI,要生產出超大尺寸的影像感測器,所費不貲,就像製造單晶的鑽石一樣。如果鑽石是像應用在製造工業用具上的細砂大小,價格較為便宜;但是只要顆粒大到0.5克拉或1克拉,就會變成像珠寶那樣價值連城。同樣的道理,要製造大尺寸的影像感測器,成本的考量是最主要的關鍵。尤其是輕便相機(Compact Camera)式的數位相機,畫面最大也只有2/3英寸( 6.6 x 8.8 mm),畫面非常小。數位單眼相機應用銀鹽相機的原理,可以有較大的畫面尺寸,但要達到35mm的底片片幅,在成本上仍然高居不下。故現在市面上是以35mm一半大小的APS-C尺寸(16 x 24mm 左右)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