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漁業
近海漁業
沿岸漁業
鮪魚出沒地域
遠洋漁業
係指使用動力漁船在台灣200浬經濟海域外從事作業者,主要包括鮪釣、拖網、大型圍網、魷釣等漁業,而對於其他國家之漁業資源仍可以付費、技術合作及共同投資的方式予以利用。
目前台灣遠洋漁船作業漁場遍及世界三大洋,大部分漁船以國外港口作為基地補給、售魚,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遠洋漁業大國之一,近五年(民國80∼84年)產量約在68萬公噸至83萬公噸之間,平均產量達73萬公噸,產量超過台灣漁業總產量之一半。惟因世界各國相繼宣布200浬經濟海域及環保、公海資源保育意識抬頭,作業漁場受到限制,使遠洋漁業之發展遭受重大影響,政府為突破困境,爭取海外漁場,乃運用各種方式加強推展對外漁業合作,並引進鰹鮪圍網漁業,以開發公海漁場。
近海漁業
係指使用動力漁船,在台灣12浬至200浬經濟海域內從事漁撈作業者,主要漁業為拖網漁業、巾著網漁業、鯖圍網漁業、流網漁業、延繩釣漁業、火誘網漁業等;台灣近海漁船作業漁場主要在東海、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巴士海峽及台灣東部海域等,此海域內之資源除棲魚類資源利用已達飽和外,其他沿岸及大洋洄游魚類、深海魚類仍有開發餘地。近年來,由於船型加大,漁撈技術及漁航儀器的改進,作業漁區逐漸向遠洋發展,近五產量在24萬至28萬公噸之間,平均產量約26萬公噸,產量約占總產量的20%。
沿岸漁業
係指使用船筏或以手叉網或岸上曳網在我國領海12浬內,從事漁業者;主要作業方式以刺網、定置網、地曳網、捕魚苗及其他釣具漁業等。因沿岸漁業作業規模及範圍均較狹小,且沿岸海域受工商業環境污染,資源受到破壞,致產量一直難以提高。但最近幾年由於政府積極推動培育沿岸漁業資源及漁場環境改造,使產量略有增加,近五年產量在3萬9千公噸至4萬5千公噸之間,平均產量達4萬2千餘公噸,約占總漁產量的3%【資料來源:農委會漁業署網站】。
另,方力行等(1999)、東港區漁會網,將常見的漁業種類整理如下:
1. 拖網漁業
拖網漁業主要以底棲性的生物圍捕撈對象,依作業方式分為單拖網及雙拖網兩種。
(1)單拖網漁業: |
(2)雙拖網漁業: |
|
|
由單船船側或船尾拖拉一具袋型的漁網,網口的兩側利用二塊網皮張開,以捕撈底棲性水產生物。
|
由漁船二艘(不需用網板張開網口)合力拖拉一張漁網捕撈水產生物。
|
2.
鮪延繩釣魚業
鮪魚延繩釣漁業,以台灣海峽南部本縣附近沿海海域為漁場國內鮪延繩釣漁業,可分為遠洋及近海二類,主要捕撈回游性鮪、旗魚類,釣餌以魷魚、秋刀魚、鲭、虱目魚為主,作業漁場遍及三大洋,依漁會對象不同可分三種
(1).
傳統鮪延繩釣
以捕撈棲息於海洋中層水域長鳍鮪為主。為節省冷凍貯存空間魚餌,被捕上船後只切除一小段尾鳍處理後,放入零下20℃的低溫凍結,銷售歐美製作海底雞罐頭原料魚。
(2).
超低溫鮪延繩釣
以捕撈在海洋較深層的黃鳍鮪、大目鮪、黑鮪為主。船員在魚兒補上船後及去除鰓
、鰓葢、鳍、內臟及放血等處理後,放下零下50℃以超低溫急凍包冰貯藏,目前銷售日本的生魚片就是以此種漁業所捕獲的鮪魚以超低溫冷凍方式處理。
(3).
小型鮪延繩釣
以捕撈棲息在海洋中層、表層的黃鳍鮪為主,再去除鰓、鳍、內臟的簡易處理後,放入有碎冰覆蓋魚艙冷藏,或放入1℃至零下1℃的低溫鹽水貯藏。
3.
鰹鮪圍捕漁業
以圍捕生活在海洋表層的正鰹及黃鳍鮪為主,其中部分為網漁船配備有直昇機偵搜魚群,此種漁業捕魚效率高而且機動性強。漁獲物以漬鹽水凍結低溫處理專供銷售美國泰國為製罐原料。
4.
魷釣漁業
因魷魚白天沉在深水休息,夜間浮至上層覓食,故魷釣船都是夜間作業,而且利用魷魚喜歡趨近光源的特性,以特有的傘錨固定船身後,再以集魚燈及無倒鉤的塑膠假餌釣鉤誘捕魷魚上鉤再隨釣線上揚後而落入網台,魷釣漁業幾乎是一連串完全自動的漁撈作業。
5.
秋刀魚棒受網漁業
秋刀魚也和魷魚一樣有趨光性,作業前先測量海況研判漁場,選定地點後,以強力探照燈尋找魚群,並以持有吸魚幫浦將魚直接希送至魚艙裝箱冷凍之方式完成漁撈作業。
6.
刺網漁網
次往事將長方形的網子在上緣用浮子及下緣用沉子將網張開,像一面牆似的放置在大海中魚類迴游的路徑上,而且會隨海潮流或風力飄移,當魚群游經這兒,會讓魚體卡在網上或漁具纏著,刺網規模可大可小。
7.
一支釣漁業
一支釣漁業的作業方式是將綁有釣鉤的鉤線(一根或數根)投放入海中鉤補礁岩區魚類。
8.
地曳網漁業
地曳網俗稱「牽罟」,作業時將一端的曳索留在岸上,魚筏載著漁網駛向外海作半圓或橢圓形狀投下漁網,再將另一端曳索帶回岸上,交由岸上人員共同合力拉繩索、起索之方式捕撈漁獲物。
9.
巾著網漁業
小型圍網的一種,巾著網都是二艘船合作,搜尋到魚群後放下漁網,將魚群包圍住後拉緊網底的繩索史網變成袋狀,就可將魚兒捕到。主要的捕獲魚種以俗稱「烏金」的烏魚為主,盛魚期約在冬至前後十天內。
10.
鯖鰺圍捕漁業
是以船隊方式一同出海作業,包括網船1艘負責裝載漁具及投放及起網作業,為船隊的總指揮,燈船1艘負責探索魚群,運搬船2∼3艘負責運送漁獲物。為鲭、鰺、鰮魚類,漁場包括東沙島及彭佳嶼、釣魚台等區域之附近海域。
11.
定置網漁業
定置網的特色是將漁網在海上的一個特定區域固定起來,形成迷宮陷阱(含待袋網),網具由身(袋)網及垣網二部份組成。利用沙包、錨或石塊固定繩索將它左右張開,當魚游進入網後,只進得去、不容易出來。定置網漁場每天大約安排兩次收魚捕獲的魚兒馬上送上岸,可活魚處理,新鮮度高。
12.
火誘網漁業
以近海、沿海作業為主,作業時漁船一艘或兩艘,以燈船,網船在夜間利用燈光誘集魚群,撒網捕魚的工作由網傳負責、因為是燈光誘導魚群靠近後撒網捕捉,所以稱"火誘網",又稱焚寄網。早期以火炬、煤油燈、電石燈演變至今的電器集魚燈。通常集魚燈的光力越強,集魚效果越好,收穫自然也好。
13.
箱網養殖漁業
在海上利用浮桶架設大型網袋,將魚蝦類似養在裡面,方便人工飼養及管理。因為利用自然海水不需要抽取海水,又不佔到陸地空間,未來極有發展潛力,所謂的海洋牧場即是此法為發展方向。不過因台灣沿岸海域污染以及一些技術研發及漁業權問題,需要一一評估及克服。
14.
淺海養殖漁業
淺海養殖的區域主要是利用沙岸地形的海邊,在漲潮及退潮之間的潮間帶淺海區域,養殖一些水產生物,主要養殖種類有牡蠣、蚊蛤。
鮪魚出沒地域
我們已經瞭解了所有的捕魚方法,然而針對鮪魚,漁老大又要如何選擇漁群聚集的海域,以下為葉志杰(2004)聽看東港書中的見解,在捕捉鮪魚時除了借重現代科技的探魚機或無線電外,大多憑著討海人長年累積的經驗,例如
:
(1)海面上若看到成群海鳥聚集盤旋,表示那海域大多有小魚,而鮪魚自然也會洄游至此覓
食。
(2)潮流中有成群小魚游經船邊,後方也自然會引來鮪魚追食。
(3)海面出成群海豚,通常也會有鮪魚。
但是,若遇到令漁民咬牙切齒俗稱「和尚鯃」的偽虎鯨或「和尚頭」的花紋海豚,事情就不妙了。因為牠們愛食鮪魚或旗魚,只要這群頂著圓頓額頭的海盜出現,在鮪魚捕撈上船前,早就成了牠們的腹中物,往往只剩下一顆鮪魚頭,隨著海浪蕩呀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