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黏所需具備工具

 

主體工具:

  (1)大、小老虎鉗和鉗子:拗折題材的骨架。

  (2)大、小灰匙:塗抹在骨架的材料上面,對主體材料做修飾。

  (3)水泥鏟:省工用的。

  (4)桃子型鏝刀:攪拌灰泥用的。

 

剪裁黏貼工具:

  (1)鑽石割刀:切割瓷碗玻璃片,割出匠師所需要的形狀。

  (2)玻璃刀:切割瓷碗片、彩色玻璃。

  (3)尖嘴鉗:修剪初步切割下的瓷碗片、玻璃片,剪成所要的形狀。

  (4)鑷子:瓷碗片、玻璃片較細微的地方,用鑷子調整正確方向。

  (5)灰板:放灰泥的板子。

  (6)鐵筒:用來攪拌放於灰泥的筒子。

 

彩繪工具:

  (1)粉筆:打草稿用。

  (2)墨斗和鋼 捲尺:測量繪製的底線。

  (3)彩繪筆:繪製各種粗細的線條。

 

剪黏材料演進過程

杯碗時期

 

約在西元1950

 

  稱為「碗瓷時期」或是「瓷碗碟盤時期」,主要是指出當時所使用的材料是杯碗瓷片,是用一般人民拋棄的食用杯碗作為材料,有分材質粗劣或是細緻,厚度是厚或是薄,但是僅有在材料缺少的時候,才會選用較粗劣的杯碗。杯碗瓷片,因為燒製表面釉藥燒製的關係,使得表面顏色呈現比較溫潤,尤其是實用器皿的關係,在顏色選擇上以簡單、單一色調為主,或是只是點綴性的彩繪裝飾,並不會有太過花俏的顏色出現。

  瓷碗比較薄,曲度比較圓滑,表面也較光滑,顏色、光澤度各方面都比較好,施工的時候利於切割,成品也比較優。除了杯碗之外,還有包括盤碟、湯匙、花瓶,一些陶瓷製的器皿都可以用來做為剪黏,其材料的材質大部份分為紅色、黃色、青色、白色、黑色五種傳統的色彩,所以在瓷片的表面加工就更為重要了。杯碗瓷片表面的顏色會因為風吹日曬而褪色,其中又為紅色和青色較嚴重。杯碗瓷片的剪黏作品,匠師們都稱呼為「半堆剪」,是一半推塑,一半剪黏的意思哦!

玻璃時期

 

約在西元1950~1980

年之間

 

  最初取得的玻璃材料種類很多,顏色、形體複雜不一,匠師們必須針對其材料的弧度、顏色,適當的拼貼於在泥塑完成的杯體上面,雖然玻璃材料形體較多樣化的,顏色和弧度都不如現在訂製的玻璃材料,有著統一規格和穩定品質,但匠師們運用他們不同巧思和創意,將不同弧度、顏色的玻璃器具,剪裁成適合的大小拼貼,所以早期的玻璃作品,都具備作品本身的特色。

  玻璃瓶的弧度小、材質厚,在製作的時候,相當費工,曲度若是拿捏不恰當,則會影響該作品的呈現,在拼貼的時候,必須注意玻璃片的弧度、泥塑杯體的接合關係。玻璃材質質地比瓷片輕,玻璃的種種特性都較優於杯碗瓷片,玻璃挑選顏色種類繁多,使得匠師們有更多的選擇空間,玻璃材料的出現,使得剪黏作品在呈現上更加鮮豔、活潑。除了更加方便切割之外,玻璃片的堆疊、插的工法上都比磁片來得容易,可製作多層次的效果。玻璃材質,遮風避雨的效果較差,太陽日照、風吹雨淋,將會造成材料的脆性,而造成斷裂。玻璃片生命週期少則56年,多則10~20年左右。

淋搪時期

 

約在西元1980年左右

 

  早期所說的淋搪,就是現在所說的「交趾陶」淋搪材料的製作過程,一開始是純手工捏製、壓模製造,到現在演變成機械化產生。淋搪材料開始產生的時候,主要在鶯歌的寄窯燒製,炭火所燒製出的淋搪材料顏色較質樸,較無光澤。淋搪材料費用的計算,不比杯碗和玻璃材料,是以秤重量計算,有兩種計算方法,小形的零件以秤重計算,大形的組件,視其大小和製作時的複雜性,來訂定價格。

  淋搪材料的出現,是剪黏材料的一大突破。過去需要花費心思剪裁組裝零件,花費時間在現場塑形、拼貼,現在只要向工廠訂購所需的各種構件,等材料運至現場時,就能開始組裝,由於施作方便,施工的時間也不會因為其他因素而造成拖延。淋搪材料,經過燒製耐久性較高、外觀色澤較明亮,顏色可依需求自行調配,發展空間大。雖然淋搪材料很方便又省工,但在技藝的傳承上卻沒有任何的突破發展,反而更退步,更加速剪黏基本技巧的失傳與消逝。最大的缺點是在於產量的細部物件失去剪黏的個人創作特色,降低剪黏藝術的價值。匠師只需要「黏」,而不是「剪」,無法展現出剪黏藝術的傳統技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