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紀錄  心得分享

 

一、採訪心得

   

採訪組

心得分享

    這次比賽的採訪,雖然很緊張,但卻也學到不少東西。採訪前,我們討論了很久,因為很擔心不知道要問什麼。但是到了現場,發現老闆人真的很友善,讓我們也比較不緊張,透過這次的訪談及實作,讓我收穫很多。

    我們的主題是糊紙厝,經過這次的討論與研究,讓我們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剛剛開始我們是先討論和找資料,再做一些整理,之後我們有去店家做訪問,經過老闆的解說,讓我們了解各式各樣的紙札和意義,我們還有親自體驗實做的部份,有各式各樣的剪貼方法及枝架的製作方法。做完研究之後,我們還參加了學校的聖誕造型活動,以紙為主要題材,我們利用各式各樣的紙做出花朵,之後做成衣服和頭飾,經過這些經驗,我們了解好多文化,也學習到很多的環保造型製作。

    經過這次網際博覽會,主題是紙厝,讓我更深入了解,關於紙厝的製作過程,要細心做好每一個小東西,床、椅子、電視之類的、更何況是做完一整棟房子.別墅.我們也親身體驗如何利用A4的紙做出畚箕,女僕,掃把……有點困難,如果這要做成很小很迷你版的一定更困難要更細心,我們還有親臨訪問老闆,去學習紙厝的製作過程,老闆很親切,還有我們的合照唷,因為這次的活動讓我們更凝聚了大家的感情。

    這次的訪談,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想題目,也為了讓資料更齊全,到工廠去採訪了2次,並且參與了紙作品的製作。對於不了解的地方,老闆都會很仔細的解說,雖然花了許多時間,但一切都很值得。訪談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闆教導我們摺紙畚箕、掃把,想不到只要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完成一個作品。因此,我們在準備成果展的時候,應用這樣的觀念來做變化,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有機會參加這個博覽會,讓我們調查認識更以前的文化,這次我們造訪糊紙處,它是很久以前就開始的文化。我們前往去參觀並也訪問那些師父們,讓我們見識到古老的手藝,從打骨架,到貼壁紙每一個地方,師父他們都很細心去做每一個步驟,我們都有看到用心,糊紙厝現在也變的較少有人在做,希望可以繼續傳承台灣的文化,不讓文化失傳。在現場師父他們也有小小的教我們做我們認識材料,還有一些燈籠的意義師父都有跟我們說,讓大家一起認識糊紙厝,讓文化不會消失,經過這次的訪問,我知道了很多不同的習俗讓我懂的更多了。

    一開始要去採訪的時候,其實有點害怕。因為,在我的認知當中,紙厝就是往生者在使用的東西。不過想因為有同學的陪伴,紙好鼓起勇氣前往。到了工廠之後才發現,紙厝並沒有想像中的恐怖,反而從作品中可以看到老闆的用心,這也讓我對這個行業有所改觀,知道以尊敬的心來看待,其實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經過這次的訪談,我發現老闆對於每個作品都很用心,不會因為是紙紮的就疏忽了小細節,尤其是房子內部還有機車,都製作的跟真的差不多,由此可知道,紙有用心+創新,才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業,這樣的精神,我要好好學起來。

 

 

二、研究心得

    一開始知道要做網界博覽會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可以透過比賽,爭取榮譽。可是,由於我們是三年級美容科的學生,對於電腦操作部分其實不是很熟析,雖然有文書的基本能力,但做網頁對我們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我們報名了學校舉辦的網頁製作研習,利用這些時間,老師細心的教導我們,我們才能從完成這個網頁。  
    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除了要找資料之外,也要去訪談店家,這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一開始都會很緊張,但幸好老闆的友善化解了我們的不安,所以,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都很順利,同時也使用錄音筆將採訪內容錄下來,回學校之後再做整理。另外,為了讓資料更加齊全,我們又二次拜訪店家,並且學習剪紙技術,除了希望能為專題提供更多的資料,也希望能作為之後成果展技巧的延伸。

    在我們專題製作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是時間的分配。由於美容科三年級剛好也要製作成果展,部分同學都是展場裡面的主要人物,所以,並沒有很多空閒時間。因此,我們只好利用中午午休時間,請電腦指導老師幫我們借教室,讓我們得以製作網頁。另外,我們也利用六、日時間,到學校趕工。過年期間,雖然大家無法碰面,但我們還是通知大家利用網路連絡,互相討論網頁的內容,如此,才能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作品。

    這樣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讓我們對紙厝這個主題有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們體認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份專題製作的完成,是無法單獨只靠一個人的力量,需要大家同心協力,一起付出。總之,參加這個比賽讓我們真的學習很多。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