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們參加的競賽類別:地方特產特色    

二、 我們的「地方社區」:
    高雄市三民區。本組要探討的是位於高雄市三民區專門從事糊紙厝的一家人小楊。科技的進步,環保意識高漲,現代人許願燒金紙,都由電腦代勞。而傳統藝術亦逐漸落寞,使得此行業淪為 夕陽產業,而我們希望能帶領大家認是紙藝術的背景意涵,進而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紙厝,天靈靈,地靈靈有燒有保庇。中國習俗人往生後,為讓亡者能在死後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所以會請人黏造時尚兼有現代感車子、房子及生前各項喜好,作為陪葬。基於此工藝藝術品越來越好年輕人參與,本團隊想藉由此次的探討了解
其背後原由。並透過實作教育喚醒青年學子『吃果子拜樹頭』的感恩心及紙藝傳承的精神。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一)學校網路:
      校內電腦皆具備上網連線能力(光纖網路)對於資料查詢、文件列印、訊息傳遞,皆相當便捷。
   (二)網際網路:
       成員家中皆有電腦,且安裝ADSL網路,在大家課餘時間就在家中,使用學校網路硬碟及即 
      時通訊體,相互傳遞訊息,進行專題研究工作。

五、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一)資料收集:
    本次專題為
地方特產特色,以糊紙厝為這次的專題主題,因此在資料收集方面,我們以在高雄市三民區專門從事糊紙厝的一家人小楊實地採訪為主,並輔以參考網站上以及一些以剪紙藝術為主題的網站。另外,我們也參考新聞媒體、出版物及網站相關報導中取得資料。其中最大的難題是一開始不知道要找什麼資料,經由老師召集小組成員開會討論後,在我們課程當中很多方面都使用到剪紙藝術、打骨架才確立以糊紙厝探及地方文化工藝創新為主軸,因為糊紙厝他們所需要的就是從打骨架開始,因為這樣才建立了找資料的方向。
(二)資料分析:
    經由成員們努力向老師請教後,大家較有概念,經過老師的指導與要求後,大家都盡心盡力發揮團隊分工合作的精神,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完成。
(三)網頁設計技術:
    雖然成員們都有研習過網頁設計相關的課程,但互動網頁以及部份網頁圖片的製作部分,還是需要老師們的指導與協助,使得網頁整體程度得以提升,也使網頁有整體的美感。
(四)課程研究時數:
    為了不影響上課時間,成員們都利用午休時間,社團時間以及班週會時間,來進行小組成員討論會議及網頁的製作,並於回家後利用網路訊息互相溝通,討論網頁內容等等,以減少成員們時間不易安排的難題。
(五)進度掌控:
    雖然小組的成員們對於專題網頁的製作的完成,都抱著相當期待的心情,但大家畢竟是個新手,剛開始難免對於整體規劃及完成時間無法準確的掌控,但經由老師們的協助與督促,小組成員們漸漸能配合預定的進度,完成自己應負責的工作事項。
(六)交通部份:
    因為小組成員會在課後時間留校和大家都住在高雄市三民區附近,因此交通是對大家來說不是問題,舉凡實地採訪都可以自行到目的地。

六、 心得箴言:
  
 
此次參加地方地方特產特色 的類別,探討 「糊紙厝」為主題。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糊紙厝對台灣人來說在人走到死亡境界要有的必需品也是個習俗,在第一次拜訪小楊老闆的經營團隊後,裡面的人都分工合作做每件事,有的打糊紙厝的骨架,有的負責要用膠水類的東西黏貼,有的負責剪紙,讓我們覺得團隊合作的重要,而此團隊若有共同的理想及目標是一個團隊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要適時的調整團隊的經營方向,糊紙厝因應社會結合產業特性,讓我們體認到做事要用心及堅持,並且也要求新求變。參加這次的專題製作,大家都體認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我們也學習到溝通及表達意見的方法。我們在專題製作中成長了很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