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icon.gif) ![](images/b-4title.gif)
臺灣皮影戲和其他傳統戲曲一樣,演出時可以聽到文武場樂器的演奏。而當今皮影戲使用的樂器包括文場的絃仔、嗩吶與武場的鑼、鼓、鈸、梆子等。絃仔主要用於唱曲;鑼鼓鈸多用於征戰武打。
皮影戲的音樂是採用鑼鼓樂,鑼鼓在皮影戲的演出中有二種功能,第一種是說白的句讀劃分或是說白語氣的加強,第二種是戲劇效果的渲染。唱腔以潮調為主,因與道士在喪禮時演奏的音樂很相似,所以又稱為「師公調」;依據演出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文戲
,武戲和文武戲三種,文戲以唱曲為主,需配合樂器演出,如「蘇雲」、「蔡伯皆」、「白鶯歌」、「孟日紅」;武戲拳打腳踢,動作精采,影偶生龍活虎,如「哪吒鬧東海
」、「西遊記」、「薛仁貴征東、征西」等;文武戲大部分為民間故事,有唱腔也有武鬥 ,如「金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