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糊          

                           回首頁
  紙糊是因為人們覺得用活葬品太過慘忍而產生的一種傳統工藝,演變至今紙糊有分喪事、喜慶,但大部分的人只知道紙糊是做給過世的人用的,很少人會知道紙糊在 台南其實有很多功用;像是從出生、成年、結婚、做大壽時,紙糊都能用到。由於現今年輕人都嫌這些步驟過於繁雜不肯學,導致只剩下老一輩的人還記得。這是紙 糊的一項缺憾,少了這些原有的意涵,紙糊給大家的觀念就只有「不吉利」。

 

歷史沿革


  唐朝以前,王室貴族過世時皆會將家中奴婢、首飾作為陪葬品,但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他覺得用真人陪葬過於慘忍,而當時紙也已經相當盛行,所以就把真人陪葬改成用紙做的東西來陪葬就好。不過在當時只有王室貴族會做到紙厝等大型紙糊,一般平民只會做小型紙糊而已。

   (如下表)紙糊歷史沿革──紙糊時期與內容

時期

內容

唐朝

中國古代文化習俗,由於用活人陪葬太過殘忍,之後已泥人代替,唐朝後又有紙的發明,於唐太宗(李世民)發行,而道教也是由他所創。

五代十國

 

便延續使用,但平民只做小型紙紮。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華民國

年節、婚喪喜慶皆有使用。

        ( http://www.jhes.km.edu.tw/2008/cont6/cont6-21.htm#top-傳統工藝之糊紙 )

 

種類


  就一般而言,紙糊不單單只有做給過世的人的用品,它還能做出許多栩栩如生的物品。紙糊的種類分為四大類,分別為:神像、人像、厝、其他。

   (如下表)紙糊種類與內容,種類分為四大類。

種類

內容

神像

一般慶典時的神像

人物  動物

小型紙偶或作為護壇官將座騎的虎、豹、獅、象、麒麟、龍、鳳、四不像…等

作為亭、所、院...等用途,有家屋形、洋樓型,也有寺廟宮殿型。喪葬用的紙厝,通常比照真正房子或宮殿製作,稱為「靈厝」。

其他

偶頭、花燈、奈何橋、枉死城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只要有需要、想得到的都有。

  (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02&Keyword=紙糊-台灣大百科全書 )

 

現況


  紙糊工藝材料為竹、紙,比較單純,但運用了紮、剪、糊、塑、彩繪等等,技法豐富。特別是醮典中所用的神祇藝品,造型更是豐富多元,在製作上更需要高超的專業能力,故此時的作品是師傅們的得力之作,務求美觀、精緻。  
  由於民間重視醮典活動,使得大型紙像受到矚目。近年來有些師傅在傳統紙材外,也利用布、塑膠、羽毛、金紙等材料,做出具現代感的作品,也算是因應時代變化 及需求。其中由於塑膠便宜,運用較廣,素有「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之說,又戲謔地增加「六塑膠」之語。在各種紙材中,除了各種色紙與花紙之外, 還需要許多平面圖案、圖像的裝飾,由於新式印刷術進步及便利使得新圖案的樣式造型花俏,使得一些傳統版飾漸漸絕跡,加上新技術難免規格化,在工藝表現上失 去傳統版映與民間工藝的拙趣。
  推陳出新的表現手法,有時會使傳統紙糊工藝品的造型不但改變,而且背離原本由神話義理衍生出的造型特徵,從歷史考據中可以發現這些差異。另外,傳統的神祇 坐騎,是以竹骨加上紙材糊黏成形,具有相當難度,近年來發現某些坐騎神像,在骨架上以保麗龍包裹出曲線弧度,再以各色紙材裝飾。這樣的作法使各式紙材變成 裝飾性功能,雖然坐騎姿態顯得較為自然生動,但終究失去以紙材捏塑造型的「紙路」功夫,實屬可惜。
            (出處:臺灣民俗紙藝/洪新富著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