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困境

天災

  近年來全球氣候改變劇烈,原本按照氣候生長的作物也亂了步調。在春夏交際之時是梅雨季節,這時雖然可以解決水源短缺的問題,卻也帶來相當大的災害,例如:雨一直下不停,種植在低漥地區的農作物通通都被淹死,雨水喝太多的話,生長出來的芭樂也不會那麼好吃。夏秋之時最怕遇到颱風天,刮風下雨對農作物的殺傷力更是十足,像是風太大把剛可以包塑膠袋上去的芭樂都打在地方,不然就是表面已經被刮得亂七八糟,葉子也是東西倒歪,更糟的就怕是整個芭樂樹被連根拔;雨下太多,整個水來不及排出,芭樂樹紛紛淹死,所以在颱風天之前,要先做好準備,例如可以採收的芭樂趕緊採收,芭樂樹的根部可以加強固定。另外夏天是日照最長的時候,剛蹦出來的小芭樂很容易就被太陽曬傷,所以會被打掉,不能包上塑膠袋。

人禍

  颱風天過後,有些芭樂因為都被風吹落到地上,也泡過水爛掉,因此颱風天過後芭樂價個幾乎都會上漲,這時候小偷就會看準這個時機來竊取芭樂,大賺一筆。這種情況,在冬天也是常常看到的,由於冬天的芭樂是一年四季裡時這個時候最好吃、價格最好的時候,小偷也會來偷。

 

 
 

蟲害

  紅蜘蛛是葉蟎的一種蟲體細小,生活週期僅數天,常發生於天氣較乾之季節,聚於葉背,為害葉片,影響葉綠素而導致葉片有點點白色產生,導致農產品的品質低落以及產量降低。不容易防治,且非常容易有抗藥性之產生。一般處理方式是使用2種以上的滅蟎藥劑,交替使用,來達到較高的除蟎效果。目前比較新興的防治方式為生物防治法,繁殖、釋放害蟲的天敵,透過這些能補食害蟲的昆蟲來減低害蟲的數量。

  紅蜘蛛的蟲體似針尖大小,深紅色或紫紅色,肉眼只看得到紅色小點,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到橘紅色透明球狀的蟲卵。

  它的幼蟲常群集於一些花卉的葉背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危害植株。花卉初期症狀有葉片失綠、葉緣向上卷翻,以致枯萎、脫落,造成花蕾早期萎縮,嚴重時植株死亡。

  紅蜘蛛一年可繁殖7-8代,每年3-4月開始危害農作物,6-7月危害更加嚴重。因此在4月底以後,對植株要經常進行觀察檢查,在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紅蜘蛛繁殖極快,是造成植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粉介殼蟲

  粉介殼蟲科的蟲體體質軟,足發達,行動自如。體表密布白色蠟質粉粒,在體節分節處粉粒少或無粉粒,顯出皮層的本色,整個蟲體似沾了一層白粉。雌成蟲體節分節明顯。觸角5-9節。足發達,跗節1節。胸氣門2對,無腹氣門。背面有2對唇形構造,稱為背唇裂,其中一對在頭胸部兩側,稱為前背唇裂,另一對在腹部末端附近,稱為後背唇裂。腹部腹面有1-5個臍斑。肛孔在腹部末端,有肛環,肛環上具1-2列孔紋和剛毛6-8根。盤腺為三孔腺,腹面有五孔線或多孔腺。身體邊緣常有錐刺和由三孔腺組成的腺堆,從腺堆分泌出的蠟粉結成長的蠟條。

  植物檢疫:介殼蟲常固著危害,蟲體微小,極易隨著苗木、果品、木材傳播各地。因此,在國內種植苗木前必須檢驗有無介殼蟲存在;若由國外輸入可能隱藏介殼蟲於其中之苗木或果品、才材等,須詳細檢驗及處理,以防嚴重的介殼蟲入侵。常用的檢疫處理有浸漬法─如利用福化利(Fluvalinate)加肥皂液浸漬切花與切葉類花卉5分鐘,則長尾粉介殼蟲(Pseudococcus longispinus (Targioni-Tozzetti))、柑桔粉介殼蟲(Planococcus citri (Risso))、擬葡萄粉介殼蟲(Pseudococcus affinis (Maskell))死亡率可達100%;燻蒸法─常壓下(760 mm Hg)利用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24-40 g/m3,在16-36℃處理2小時或在4℃以上以6g/m3氰酸(Hydrogen cyanide)對球根或接穗加以燻蒸0.5小時可防除梨齒盾介殼蟲(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 等介殼蟲。熱處理法─利用49℃熱水對熱帶觀賞植物處理6-12分鐘可防除長尾粉介殼蟲、柑桔粉介殼蟲、擬葡萄粉介殼蟲、椰子擬輪盾介殼蟲(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 (Cooley))、黃綠介殼蟲(Coccus viridis (Green)) 等介殼蟲。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防治介殼蟲一向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介殼蟲之天敵多種多樣,種類十分豐富如瓢蟲、草蛉及寄生蜂等,生物防治以澳洲瓢蟲(Rodolia cardinalis Mulsant) 防治吹綿介殼蟲為最成功的例子。膜翅目中的跳小蜂(Encyrtidae)與蚜小蜂(Aphelinidae)亦是介殼蟲主要的寄生蜂,自然環境下,可抑制部份的族群。


  物理、農業防治:發生害蟲數量少時,以軟毛刷沾水或以水沖刷掉附著於莖葉上之蟲體;施藥防治之前先剪除枯枝及危害嚴重枝條。防治著重冬期整枝清園,使果樹日照通風良好,可減少發生。慎選防風林所用的籬笆植物,以避免成為介殼蟲易於生存繁殖之另一寄主植物。


  化學防治:慎選藥劑及防治時間以達其功效。剛孵化的若蟲時期對藥劑之抵抗性最弱,此時施用噴佈莖葉之藥劑效果較佳,其主要施用藥劑、次數及間隔時期主要是參考植保手冊所推薦藥劑(見附錄)。使用者可自行參考,選擇合適之各類推薦藥劑,除儘量使用動力噴霧機以增加防治效力及注意有無藥害產生外,適合的安全設備以保護施藥者安全亦是重點之一。

圖片來源: http://gaga.biodiv.tw/9708bx/600.htm

防治辦法:


(1)用柑桔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一晝夜,過濾後噴灑植株,可防治蚜蟲、紅蜘蛛,如澆土可防止土內的線蟲。

(2)洗衣粉15克,20%的燒鹼15毫升,水7.5千克,三者混勻後噴霧,一兩天後檢查,紅蜘蛛死亡率94%-98%。

(3)取50克草木灰,加水2500克充分攪拌,浸泡兩晝夜過濾,再加3克洗衣粉調均後噴灑,每日一次,連續三天,隔一周再噴灑三天,可消滅第二代害蟲,也可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放入士中可防治蛆蟲。

(4)用點燃蚊香一盤,置於病株盆中,再用塑膠袋連盆紮緊,經過一小時左右的煙熏後,不論成卵或成蟲均可殺死。這是既節省又見效快的好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