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村     農具展     室文藝器     具模型工廠

文藝村

白屋

興糖國小

五分車

酒精工廠模型

 

  製糖過程的最後段糖蜜稱為廢蜜,適合釀造酒精,酒精歷經加熱後進入蒸餾塔,以三段蒸餾方式萃取酒精氣,送入精餾塔再蒸餾以提高濃度,產出濃度達百分之95的成品酒精。

 

 

結晶助晶分蜜包裝室模型

 

  結晶罐是密閉直立的真空罐體,糖漿進入罐內,就受罐內叢管加熱室之汁氣熱交換,在真空減壓下,迅速被濃縮,到達飽和狀態時,加入糖種(seed)起晶,時加糖漿或糖蜜把結晶粒漸漸育成長大,稱為三號糖膏。再經分蜜機,分蜜成三號糖,加入糖漿成為糖糊,成為成品糖糖種,繼續將晶粒養大成「成品糖膏」,送分蜜室分蜜為成品糖。

 

煙囪模型

 

  屏東糖廠的煙囪是當地地標。日本時代的糖廠煙囪是黑色的,上面再圈了一條白色,就像日本武士般帶著霸氣。

 

電力室

  蒸汽先轉為「機械能」再轉為電能;發電機所產生之電力供應整個製糖工場之電力需求(日治時代可出售剩餘電力予台電公司,供應附近里民之電力需求)。

 

 

蒸發罐

 

  壓榨出的蔗汁則加入石灰乳,使雜質凝結沉澱後潔淨蔗汁進行蔗汁清淨,蔗汁經過清淨處理後得到的清汁濃度為12度Bx~14度Bx(即含水86%~88%)。清汁送蒸發罐進行五重蒸發濃縮作業,把多餘的水分蒸發,蔗汁因蒸發而漸漸濃縮到原體積之四分之一,此時這些濃縮後的蔗汁又稱為糖漿。如果省略這個步驟,直接將含大量水分的稀汁直接送去結晶,則將要消耗大量的蒸氣,這樣會浪費很多能源,又延長煮糖的時間。因此,清汁必須經過蒸發工段,除去大量的水分,濃縮成60度Bx左右的糖漿,才能進行結晶。

 

廢蜜槽模型

 

  三號糖膏中大部分為已經結晶之糖粒,糖粒與糖粒間有純度較低的糖液,即為廢蜜,最後用分蜜機,產生三號糖晶粒,分蜜離出來的糖蜜即廢蜜,儲存於廢蜜槽。

壓榨室模型

 

  「壓榨機」分為五重,每組有三壓榨轆,甘蔗纖維開始壓榨時加浸漬水,使甘蔗纖維膨脹,以便榨汁,後經五重壓榨機將甘蔗中的糖分榨出,剩下帶有微糖份的蔗渣。

鍋爐室模型

 

  壓榨後的蔗渣,送到鍋爐室當燃料。鍋爐產生的蒸氣推動壓榨機運轉及發電機發電,供應工場所需電力,形成汽電共生。發電後的蒸汽提供蒸發煮糖、結晶等製程使用。節餘蔗渣,早年製造紙漿,近年則送至農場做有機肥,以改良土壤。

 

石灰窯模型

 

  碳酸法式椅石灰石CaO和二氧化碳CO為主要的清淨劑的蔗汁清淨法。碳酸法糖廠均備有石灰窯,是特砂廠的設備之一。石灰石CaO在窯中煅燒產生的CO和CaO(生石灰)在加水(HO)產生石灰乳(Ca(OH)),調整蔗汁PH值,以利蔗汁過濾脫色。

 

電力室模型

 

  蒸汽先轉為「機械能」再轉為電能;發電機所產生之電力供應整個製糖工場之電力需求(日治時代可出售剩餘電力予台電公司,供應附近里民之電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