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港位於旗津半島的最南端,高雄港二港口以南,台電大林火力發電廠以西,南接大林蒲。係一狹長形之沙洲地形,長約3公里,寬度約300∼500公尺,面積約有112公頃。因係沙洲地形,故土地偶因海水侵蝕而有增損。其土地據當地人稱多數係其先人擔他處土石所填出。

  據紅毛港當地耆老之傳說,紅毛港係明鄭時期荷蘭軍隊最後逗留台灣之據點,故為「紅毛」之名的由來。以此而論,則紅毛港之歷史已有三百多年。另據傳說,紅毛港人之祖先昔日為追捕烏魚,故由閩南沿海航船至紅毛港當地落腳。初為季節性之聚落,久而為漁民聚居之永久性聚落。雖立庄源起極早,但因居民多屬不識字之漁民,故並無明確的文字歷史記載或古蹟供存留傳。從當地李氏族譜之記載,其先祖約於清朝康熙年間因娶紅毛港當地吳姓女子而由外地遷入,此為目前可稽之文字資料中最早者。

  毛港舊聚落為一傳統的漁村聚落。由於地處偏遠,封閉保守,故仍然保有台灣早期同姓村落之型態。紅毛港在行政區劃上分為五個里,自南而北分別為:海澄里、海昌里、海豐里、海原里、海城里。其里界之劃分大約依循著原有村落之規模:埔頭、姓楊仔、姓李仔、姓洪仔、姓蘇仔,這些村落便合稱紅毛港。故由地名可知當地以楊、李、洪、蘇為大姓,另有吳、陳、林、鍾等小姓故當地人多少都有一些親緣關係,因此也較有社區與宗族的意識。

  紅毛港人因長年與海相搏,故個性強悍,率直粗魯,不易妥協。當地民風尚稱淳厚,樸直單純,富人情味。惟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易受鼓動盲從。尤其政府辦理遷村迄今幾十年仍無法成功,普遍對政府已失去信心。

  紅毛港居民多數以海為生,捕魚為其重要的經濟活動,漁業係當地之基礎產業。早年因漁產量豐,故紅毛港地區居民生活尚稱富足。惟近年因漁源枯竭,當地居民多已改從事他業,且多數平時並不住在紅毛港,僅留戶籍在此。另因地近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油大林煉油廠,乘該等廠場回饋地方之便,故多受雇為其員工。

  紅毛港地區之宗教信仰以一般民間信仰為主,依村落之分佈,分別有五大廟。亦即以海澄、海昌、海豐、海原、海城等各里之分佈順序,則依序有飛鳳寺飛鳳宮濟天宮朝鳳寺朝鳳宮等五座大廟另有五間小廟及數間神壇錯落其間,成為村落信仰之中心。除寺廟神壇以外,經調查尚有:楊家宗祠、洪氏宗祠、及李姓宗祠等三間姓氏宗祠,惟其規模均不大。

  

  民國五十七年追溯起,當時,臺灣省政府準備將紅毛港開發成國際商港,所以發了一紙禁建令,禁止紅毛港興建或修繕房舍,因此禁建近三十年了,但遷村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對紅毛港居民來說就像宣判無期徒刑一樣的痛苦,走在紅毛港街上,時光如凍結在三十年前。

  紅毛港最常見的就是在房屋之外搭建間,大小都一兩個房間,就可看到這家有兒女初長成,或是兒女結婚了,但都只是最簡單的磚頭屋,只得棲身而已,但如有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的就只有一家三代五口,甚至十多口都擠在一間矮小的屋簷下。

 

 

        

 

 紅毛港小檔案

  四百年前,先人與平埔族原住民相處。

  西元1624年,荷蘭人因棕紅色長髮所建立之地名為紅毛港。

  西元1662年,鄭成功驅離荷蘭人,荷蘭人企圖以紅毛港為前哨港反撲。

  西元1664年,荷蘭人撤離紅毛港據點。

  西元1893年,屬臺南廳鳳山縣鳳山下里紅毛港庄。

  西元1895年,甲午戰爭馬關條約把臺灣及澎湖割讓日本,紅毛港為日本海軍重地達五十年。

  民國 8年,紅毛港地區發生霍亂感染,對外交通中斷。

  民國 9年,改制高雄卅鳳山郡小港庄紅毛港。

  民國13年,創設大林蒲公學校紅毛港分教場。

  民國22年,大林蒲公學校紅毛港分教場廢除,紅毛港公學校正式成立。

  民國34年,臺灣光復,依臺灣省鄉鎮組織章程劃為高雄縣小港鄉管轄。

  民國40年,紅毛港國民學校改稱海汕國民學校。

  民國44年,沿線海岸護提開始構築。

  民國56年,第二港口正式破土開工。

  民國57年,紅毛港劃入臨海工業區即實施限建。

  民國58年,臺電大林廠,中油大林廠設廠。

  民國61年,劃出臨海工業區並實施禁建。

  民國64年,第二港口完工正式通航。

  民國65年,高雄港務局提出紅毛港遷村構想擬設大林商港區第六貨櫃中心。

  民國68年,小港鄉併入高雄市改為小港區。

  民國70年,臺電南部燃煤中心設場。

  民國77年,燃煤場污染圍堵抗議,決定每戶六十萬元房屋津貼。

  民國78年,臺電六十萬元房屋津貼發放。

  民國81年,不建國宅改為每戶26坪以崗山仔中崙,牛寮土地配售自建。

  民國83年,紅毛港遷村自救會成立。

  民國85年,全村漁船封鎖高雄港第二港口。

  民國91年,紅毛港居民權益捉進會成立,爆發炸船封港抗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