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是詩的一個門類,因此,若要對「兒童詩」有一番深入而完整的了解,就不能不先對「詩是什麼」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就此,我們從下面三面來探討它的涵義。
一、文學性
高明教授在「中國文學」一書中對詩下了這樣的一個定義:
『用有音樂性的語言文字,從節奏上表現情意,使情趣與直覺的意象相契合,形成一種獨立自足的境界的,是詩歌』(注一)
兒童詩是詩的類別,所以基本上具有詩的一般特徵,而詩的特徵有二:
『一、在形式上,特別重視節奏的表現,必須具有音樂性。二、在內容上,特別
重視境界的形成,要直覺得見到所見的意象,而所見的意象,又必恰能表現一種情趣。』(注二)
據此,我們知道兒童詩也須有下幾項性質:
(一)詩是富於節奏性的文字組合,藉著文字所構成的結構,來表現詩人的情感和意念。(注三)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是個悲壯氣質的詩人,他的詩通常運用沉抑淒緩的節奏,可是這一首詩卻完全相反,字字透露出無限喜悅的暢快氣氛,當你念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詩句時,明快悅動的節奏會令你情不自禁的跟著杜甫「喜欲狂」起來了,這是一輩子窮途潦倒、流離失所的杜甫從沒有見過的心情,尤其是最後那兩句詩:「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才從巴峽出發馬上就「穿巫峽」、「下襄陽」、「向洛陽」了,一氣奔騰,毫不停頓,恍如直下三峽的輕舟這麼快速而連續不斷的節奏,更使我們體會到杜甫那種喜欲狂、遏抑不住的神態。詩中的「忽傳」、「初聞」、「卻看」、「即從」、「便下」等轉折語,貫串不綴,使整首詩的節奏變得更輕快爽朗,也因為這樣,連帶地使詩句念起來就更有音樂性了。
詩的語言所以比散文精練,質地所以比散文更濃,在於詩以簡潔的言語,就能含蓄而有效地表達詩人強烈、真摯的情感。這個效果的達成,部分原因也是詩人,基於節奏安排上所致;而詩者對詩中情境的感受,首先必然也是從節奏興起的。
(二)詩中的境界靠「意象」來呈現,而這意象,給人以身歷其境的直覺,
能應照詩中的情趣。(注四)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寫千山寂寞,一隻飛鳥也看不到,而所有的小路上,也看不到任何人影,已浮現出一幅超乎尋常的淒冷情景,這個時候只看到一個穿著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孤零零的坐在一葉扁舟上,靜悄悄的垂釣著,詩人筆下呈現出的意象,帶給人一陣陣悲涼蕭瑟的震撼。
詩境、詩趣的凝塑,不是靠詩句鉅細靡遺的鋪陳,而是靠「意象」將心靈中閃現的剎那間的真實感動,像照相或繪畫一樣,加以顯現出來。而詩中有了鮮活的意象,欣賞起來,就像面對一幅真實的景致,令人有身入其境的「真感覺」,詩於是又更富感性,更親切,更有情趣了。
(三)詩中的情趣,往往借助於神奇的想像與巧妙的比喻,深刻貼切的表現出來。(注五)
想像,可以使情感昇華,可以美化事實,詩中如果沒有想像,就顯的平乏而不深刻,質拙而沒有美感了。想像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平凡的事物變得更神奇,但想像必須從真實的生活中入手,才能合情入理,令人感到自然貼切,並深深領會出事物的情趣,而不至於讓人覺得唐突或荒謬。
溫立飛小朋友的『爸爸的鬍子』,因為運用了奇妙的想像,而變的非常有情趣。
爸爸的鬍子像一片草,
嘴巴像池塘,
鼻子像一座山,
濃密的小草,
長滿了山坡,
長滿了池塘邊。(注六)
「爸爸的鬍子像一片草」,這是多麼浪漫而巧妙的比喻阿!草,象徵著青春的氣息和盎然的生趣,作者更運用聯想的功夫,將爸爸的嘴巴、鼻子串聯結合起來,讓「濃密的小草,長滿了山坡,長滿了池塘邊」,組成一幅有生命有個性、饒富情趣的畫面,於是爸爸的鬍子,不再是雜亂無章、令人討厭的東西,而是一片濃密閃亮、柔美如茵的草坪,充滿了生機,充滿情趣,這樣別於常人的獨特想像,是透過了對平凡實物的觀察,而賦予個性、生命,才成就了深刻感人的情趣。
二、兒童性
兒童文學家林良先生說:
『凡是適合兒童欣賞的成人詩,成人特地寫給兒童欣賞的詩,兒童寫的詩,都是兒童詩。』(注七)
詩人蕭蕭先生也說:
『寫給兒童看的詩,適合兒童看的詩,就是兒童詩,不論作者是成人或是兒童。』(注八)
詩人詹冰先生說:
『兒童詩是什麼?我認為兒童詩就是兒童也可以欣賞的詩』(注九)
徐守濤女士說:
『兒童詩是專屬於兒童的文學作品,它是新詩的支流,具有新詩的特質,講求美感,講求意境,講求修辭、鍊句,更強調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感情真摯。』(注十)
吳鼎先生說:
『兒童詩歌一種有思想、有情感,用和諧的文字把它表現出來,與兒童生活有密切關係,兒童喜愛它、吟誦它,因而增進兒童美感,發展兒童想像力。』(注十一)
綜合幾位名家所述給了我們兩個具體而微的啟示:
1.
兒童詩是詩
2.
兒童詩是適合兒童欣賞的詩
「江南可採蓮」是南北朝時代,一首描寫江南春天景致的名樂府詩: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江南本是一水鄉澤國,一到春天時節到處都是綠意盎然的蓮池,蓮池裡蓮葉田田,魚兒無憂無慮的在蓮葉下競相悠遊嬉戲,這首詩的氣氛悠閒,情境舒適,意象生動活潑,最能引起兒童的興致,勾起兒童的想像,而且音韻優美,節奏輕快,正適合兒童欣賞像這樣的一首詩,作者當初並不一定是為兒童而寫的,但是它的內容意境,不但大人能欣賞,兒童也能欣賞,當然可以算做「兒童詩」了。
三、兒童詩是歌謠的提昇
從「兒童歌謠」到「兒童詩」是一線發展的,必定先由「兒童歌謠期」,再化到「兒童詩」兒童歌謠比較樸實、直接,兒童詩比較優美、含蓄,進一步的說,兒童在幼兒時代,由於受到歌謠的耳濡目染,逐漸吸收歌謠的滋養,而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更精進,了解的語彙更豐富,表達的技巧更熟練,才能開始寫出文字更濃凝,意境更深遠,手法更純熟,結構更嚴謹的詩來。
「兒童詩」注重的是文字的表達和情趣的流露,有別於成人的現代詩,不可毫無顧忌的偏重在各種藝術技巧上的展現,「兒童詩」的目的在於兒童的語言教育和感情教育,當然不可以像成人的現代詩那樣,可以天馬行空的抽象到底,因此,就文學的藝術層次來說「兒童詩」的水準超過了兒童歌謠,但不能像成人的現代詩那麼唯美,這當然是限於兒童的文學修養。
到河底抓魚,
河底沒有魚,
我們都變成魚,
捉來捉去。 (注十二)
—陳清枝「抓魚」
仙人掌
住在沙漠裡
沙漠水不多
只好伸出許多手
向面八方說
給我水喝 (注十三)
—張春得「仙人掌」
一般兒童詩就像這樣,無論在遣詞用字、音韻、節奏、敘述、造境各方面,都呈現延續自兒童歌謠的風格,只是在鍊字上比較簡潔俐落,描繪的技巧比較進步而已。
而知道兒童詩的涵義之後,我們將兒童詩的定義歸納成為:
「不論兒童或成人創作的詩,適合兒童欣賞的詩;它是根據兒童的程度、經驗、興趣、心理,以淺顯而具藝術美感的語言形式,合乎韻律、節奏,表達兒童生活、情感經驗的兒童文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