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的中等教育

樹德女中自創立到現在才剛滿三年,可以說還沒有基礎,更談不上歷史,只不過在這短短的歲月中,證實了中等教育是難辦的,是千辛萬苦的,更是任重道遠的。
談到中等教育不外「教」與「訓」,然而「教」不僅是知識的灌輸,「訓」並不是言行的控制,而「教」、「訓」的步驟與方法是先為學生安排片段的良好經驗,再幫助把片段的良好經驗積成為知識,繼而輔導其將累積的知識整理成為有系統的思想,學生有了正確的思想與觀念才能產生好的行為,而好的行為也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如此說來好像是三言兩語的事,但真正做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現在我提出中等教育難辦的幾點理由就教於教育人士。
第一是教育事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如宣傳觀光公司等行業,可以隨機應變,在短期內成功,而教育事業是有一定不變的規律,更無法在短期內求時效,它是由無形到有形,又由有形到無形,由不知到知,進而知行合一。
第二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學子,正是十二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她們身心的發展速度極快,變化最多,非常奇特,所謂「太保」「太妹」往往出自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因此要以教育的力量輔導青少年走入正途,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樑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目前教育上存在著幾項嚴重的問題,是非常可怕的,譬如一是學生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是脫節的。二是學生的道德意識與學生的實際行為是分離的,三是學校社會與家庭都沒有確切的連繫。這三項問題更導致中等教育是難辦的,是艱辛的。
由於上面所提中等教育的難辦,而談到我們樹德女中的中等教育,我們全體教師在這塊園地上,大家都承認教育是難辦的,但大家更都宣示不怕艱難,而願為教育奮鬥。從前古語常言「棒頭出孝子」,「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等語,但今天社會一天天的進化,教育的方法也應當跟著轉變,正如同今天的孝子、優秀青年、不是用棒子打出來的,乃是愛的教育所培養成的。忠言也不一定要逆耳,可以誘導鼓勵的方法使其樂意接受。
因此我們針對著這種新觀念,在教育的方法上特別著重「言教」、「身教」、「自教」。常言「青年有過,基於不知」,所以言教是必須的,但只顧言教而忘身教,不但教育力量不能盡量發揮,而且易使青年失去楷模與依據。
樹德的教師們都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至於談到如何辦好教育?這是教育工作上更積極的一面,最近我們全體師生為響應政府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而推行生活教育與環境衛生,我們的教育方向更積極的走向促使學生自動自發,因為自教遠比上兩項的言教、身教更易收效,在很多活動中我們使學生意識到分工合作的必要,與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的可貴,漸漸的第一步把學生應該做的事,與樂意去做結合為一體。第二步把學生應該做的事,與有能力去做而能做的合而為一。
最後我希望我們樹德女中的年輕學子,在老師言教身教與自教的教育方法之下,能想要想的正確,做要做的徹底,活要活的快樂,學要學的深刻,當然這個遠景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盼望家長能與我們合作,社會給予我們勵,政府給予我們指示,加上我們全體同仁能把握著「任重道遠」,「堅苦卓絕」,「忍辱負重」,「精誠團結」的四種精神共同努力奮鬥,未來樹德女中之光也是教育之光。
(本文摘錄於第三週年校慶特刊5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