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校長的感想

一、一般人對私立學校的看法

(一)、從私校學生的立場看:
私立學校的學生大多不是以第一志願入學的學生,他們都是公立學校的落榜者,比起上公立學校的同學,內心產生自卑,有的學生穿戴起私立學校的制服和書包,心理不舒服,甚至由於感覺不神氣,產生不服氣的現象,造成管教上很多問題。
(二)、從私校教師的立場看:
由於私校教職員無法享受公校教職員公保、福利、配給,再加上學生素質差,教學吃力,所以大家都想往公立學校任教。目前政府又採取低學費政策,使私校教職員付出的多而酬勞少,造成一些心理的不平衡。
(三)、從學生家長的立場看:望予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孩子沒有考取名流的公立學校,對孩子的前途產生憂慮,在別人面前又覺得有失面子,有形無形中增加孩子心理上的負擔。此外,家長對學校價值的衡量往往以個人的利害為準,當自己要求因不合理而被拒絻時,他們會認為私立學校何必太認真,如果不認真,他們又會給予種種的責難。
(四)、從社會人士的立場看:一般人對於私立學校的看法是毀譽參半,一方面不能漠視她的存在,因為私立學校具有招收培植聯考落第學生的功勞,另一方面又認為私立學校在開學店賺錢,不守法,沒有制度,學生素質低。

二、私立學校應作的努力與應得的支持

以上種種因素願示私立學校辦學的困難,教育工作者惟有忍辱負重,才能達成教育目?。以下是個人認為私立學校應該努力的方向,以及家長、社會人士應該給予的支持與協助。
(一)、學生方面:私立學校的學生素質較差,素質差的學生精力特別旺盛,因為他們沒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唸書,使得管教特別困難。董事會及校長要把學校辦好,老師們要把學生教好,勢必先從精神、道德以及生活教育著手,然後才能傳授學識與技能,必須先『育』而後『教』,方能收效。
(二)、教師方面:儘管社會人士對私立學校存有歧見,但大多數私校同仁莊敬自強的精神著實可佩;現實環境給我們不少的阻力,但也帶給我們不少的激勵與鞭策。私校教職員工大多具有專業的精神,由專業而樂業,充分發揮服務學生的熱忱,師生之間的感情濃厚,絕不是公立學校所能比得上。私立學校的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在實際的身教與服務品質方面,均作了更大的努力。
(三)、家長與社會人士方面:有些家長認為私校不會認真或不必太認真。其實教育是百年大計,他們忽略了學校的認真對於他們子女的教育有多重要,如何能輕視它?今天,私立學校除了接受教育主管單位的考核督導外,學生家長才是推動私立學校進步的最大力量。有人認為私立學校在賺錢,其實私立學校自力更生,學生之收費標準受政府的管制,一切開支均受稅捐單位的審查。其實由於私立學校的人事、經費、行政等牽涉較少,較容易做到管理嚴、效率高,若能得到家長與社會人士的支持,必能校務順利進行、發展,並提高教師待遇,享受應有權利,栽培並留住優秀教師,避免『挖角』等不愉快事情。

三、我對『教』與『育』的看法──

在多難興邦的今天,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同仁們所要共勉的是:不要對下一代的教育責任捨重就輕,造成教育上的偏頗。『教』與『育』是一體的兩面,『教』是學術、技能的傳授與實習,『育』是體魄、精神、道德、生活的保育與訓練,兩者是密切相連,缺一不可,但目前多半沒有把『教』與『育』兼顧並重,同時實施,究其原因乃因『教』與『育』相比,前者容易快捷,後者操心勞神不易收效,也就是所謂的『教書容易、教人難』。如此造成教師避重輕未盡全,日積月累下來,豈能在加強生活教育、振興民族精神教育及培養愛國操方面有具體的成果呢?正值教師節,紀念孔聖二千五百三十年誕辰之時,我願以經師、人師並重,身教、言教並行,最後要再強調的是學校雖然有公私之別,然而教育卻是一體的,個人認為私校公辦,公校私辦的作法,會使教育工作更為健全。
(本文轉載中國時報68.9.28教師節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