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
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
,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
波羅的海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
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

     公元50年日耳曼部落的分佈(不包括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在奧古斯都的統治時
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
軍隊相類似的戰鬥戰術。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
勝瓦盧斯所領導的羅馬軍團,位於萊因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
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
瞭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3世紀,出現了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
人、法蘭克人、薩克森人和弗裡斯蘭人等..

民族大遷徒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

[+]

   376年,匈奴人對日耳曼的一支西哥德人發動襲擊。西哥德人在得到羅馬帝國皇帝
的批准後,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控制的土地,是為民族大遷徒的開始。
此後日耳曼多個部落陸續跟進,並在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短
命國家。由於不堪忍受壓迫,476年,日耳曼人與部分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羅馬
帝國。
   5世紀末,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進入法蘭克時代。法蘭克王國延
續了數個世紀,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統治時期,法蘭克王
國幾乎佔據了整個西歐地區。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繫,封建割據
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

神聖羅馬帝國(843年-1806年):

[+]

   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法蘭克王國分成西、中、東三個部分,其中萊因河
以西的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萊因河以東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德意
志王國的基礎,也是其後神聖羅馬帝國和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部則成為後來法德爭端
的起源。
   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開
創德意志國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開始。王國由洛林、薩克森、弗蘭肯
、士瓦本、圖林根和巴伐利亞多個公國組成。962年,王國國王奧托一世由羅馬教宗
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在弗
蘭肯王朝統治期間(1024年-1125年),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聖羅馬帝國,但
主教敘任權之爭使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統治期間(1138年-1254年)
,帝國勢力進一步擴張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北部地區的城鎮因漢薩同盟
而繁榮發展。
   1356年金璽詔書頒佈,規定帝國皇帝由七位選帝侯選舉產生,選帝侯則來自帝國
內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和地方大主教。這一規定成為帝國的基本國體,直至其滅
亡。從15世紀初起,帝國皇帝幾乎被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佔據。
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質問羅馬天主教的《九十五條論綱》,由此引發了宗教改
革。宗教戰爭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戰爭使德意志領地遭受破壞。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結束了德意志地區的宗教戰爭,但也使帝國實際上分
成了眾多的獨立公國。從1740年開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戰
爭佔據了18世紀的德意志歷史。1806年,在拿破崙戰爭中,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被
迫退位,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

復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

   復辟和革命(隨著拿破崙·波拿巴戰爭失敗,1814年召開了維也納會議,一個由
39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成立。由於不滿意復辟,德意志人民興
起了追求統一和自由的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被邦聯議會主席克萊門斯·文策爾·馮·
梅特涅策劃的措施所鎮壓。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極大促進了德意志國家
的經濟統一。由於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民族主義在德意志人民特別是年輕知識份
子中迅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來代表此次運動的黑色、紅色和金色後來也成為
了德國國旗的顏色。

           
             (1848年法蘭克福議會)
  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的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了
革命。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緩和群眾的反抗情緒,同意制定憲法和成立議會,
使運動暫時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與議會鬥爭日益激烈並引發了軍事變革,
奧托·馮·俾斯麥被認命為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成功贏得了1864年普丹戰爭和1866年
普奧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聯之外。

德意志帝國(1871年-1871年):

[+]

   1871年現代德國在法國凡爾賽成立。圖中著白色制服者為俾斯麥。隨著法國在
普法戰爭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
志帝國宣佈成立。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開始統治新的帝國,首都柏林。帝國統一了
除奧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國家,稱為小德意志。1884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
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統一德意志後的最初時期內,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採取的外交政策是通過建立
同盟以鞏固德意志強國地位、孤立法國和避免戰爭。但是在威廉二世統治期間,帝
國又採取了新帝國主義政策,導致與鄰國關係緊張。原先有帝國參加的聯盟不復存
在,而新的聯盟又將帝國排斥在外。與此同時,法國卻通過《英法協約》與英國建
立新的外交關係,並鞏固了與俄羅斯帝國的聯繫。除了與奧匈帝國保持接觸,德意
志帝國日益孤立。
  德意志的帝國主義走出國內,與其它歐洲列強一道瓜分非洲。柏林會議後,德
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托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
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
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
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
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
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
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

[+]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
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字生效。1918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
西創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1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
人黨即納粹黨。
  魏瑪共和國的經濟曾遭受兩次嚴重打擊,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爾賽和約》
所訂下的巨額賠款造成的。雖然20年代中期經濟迅速復甦,但是經濟大蕭條再次令
共和國遭受打擊,一蹶不振。同時,共和政府十分不穩定,執政聯盟屢屢變更,人們
逐漸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此外,共和政府還要面對右翼的君主主義、民意主義及納
粹主義勢力的挑戰。例如很多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傳說,即宣稱德國革命是德國
在一戰失敗的原因,並把革命黨人、社民黨、共產黨人甚至猶太人定義為「十一月罪
犯」,藉此打擊共和制度。而左派的共產黨也反對共和國的資本主義統治,希望以議
會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革命過後,德國選民漸漸傾向支持反對民主的政黨,無論是右翼的德國國家人民
黨、納粹黨或是左派的共產黨。大蕭條以後,政局兩極化明顯。1932年的兩次議會選
舉中,納粹黨分別得到37.2%和33.0%的議席,而共產黨則在第二次選舉中得到17%的
議席。因此,共和國後期的議會中有很多成員都不是民主派。社民黨一類的溫和民主
政黨的票數也愈來愈少。
  1930年代開始,德國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黨如納粹黨使用準軍事化部隊威嚇選
民,並藉助高失業率與民眾的貧困爭取民意。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
黨,經常借用魏瑪憲法第48條允許聯邦大總統以緊急法令統治國家,令民主制度漸漸
崩潰。
  在連續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沒有多少選擇和右翼部屬建
議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第三帝國(1933年-1945年):

[+]

   

  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托·墨索里尼在被軸心國佔領的南斯拉夫1933年2月27日,
國會縱火案發生,隨後頒發的緊急法令將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取消。1933年的
《授權法案》賦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投票反對,而共
產黨由於其國會議員被殺或被捕,已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在一系列行動和法案之後
,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1936年,德國軍隊
進入萊茵蘭非武裝區,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被證明是不恰當的。
  1938年後,希特勒在膨脹主義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為避免兩線作戰
,希特勒於1939年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後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
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
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
及約25萬德國籍殘疾人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條約,打開東方戰線並入侵蘇聯。在日本
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德國對美國宣戰。雖然一開始德軍快速深入蘇聯境內,但隨後
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爭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紅軍佔領柏林後,德國
投降。

分裂和重新統一(1945年-1990年):

[+]

    戰爭使近10,000,000德國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國土丟失,約1,500,000名德國
人被從原佔領國驅趕回來,多個大城市被毀。德國和柏林被盟軍劃分為四個軍事佔
領區。1949年5月23日,由法國、英國和美國佔領的區域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
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者分別被稱為「西德」
和「東德」。

            
           (1945年德國被分區佔領情況)
  西德是自由主義議會制共和國,施行「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和法國
聯盟。西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增長。西德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
約組織,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東德於1955年與蘇聯結盟,施行
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並迅速成為華沙條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但
其國民依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和經濟繁榮。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而於1961年建
造的柏林圍牆被認為是冷戰的標誌。1970年代,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德之間的緊張關係。
  日益增多的東德人從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東歐劇變,東德於1989年11月突然撤
除了柏林圍牆,這一舉動加速了東德的變革,最終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兩德統
一。根據兩德協議,柏林再次成為新國家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