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電子花車漸漸廣布台灣各地,女子西樂隊變成綜藝歌舞團,舞臺有如“流動的歌廳”,不單成為喪家酬謝送葬親友必備的余慶節目,結婚擺桌、廟宇酬神等喜慶場合也樂於邀電子花車表演助慶,接單的綜藝團、康樂隊、或傳播公司本身擁有音響、燈光等設備,有的用一台小貨車載運搭設舞臺的器材至活動現場,或直接用貨櫃車改裝而成。

         當時正是台灣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時代,“台灣錢淹腳目”,人人都愛擺闊。在大家樂和六合彩的全民賭風助燃下,電子花車在台灣中南部鄉鎮更成了一種新流行,出車範圍擴及結婚文定、新居落成、尾牙、春酒、聯歡晚會,甚至房地產公司推出新建案和地方政客選舉的造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