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山區歷史
旗山區位於楠梓仙溪旁的平原上,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的所在,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圓潭)及尾庄之間(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續修台灣府志載:「大傑顛社,今番民移隘口,進蕃薯寮。」),現在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就是平埔族舊時的信仰中心 。
明鄭時期漢人開始入境拓墾,最初為「施里庄」,到了乾隆二O年代更名為「蕃薯寮庄」,光緒十四年間(西元一八八八年)曾改稱「太平庄」,清代時統歸為「羅漢外門里」的轄區,康熙末年有鄭、蔡二姓移民入墾,乾隆年間陸續墾成,形成村莊。
民國初年,因為樟腦業與糖業的發展,吸引閩南、客家及平埔族前來墾植,因而孕育了豐富的文化資源與特色。
而旗山舊名「蕃薯寮」名稱的由來,共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相傳有一個老太太,在現今的福德祠,旁邊煮番薯湯供外來的旅客及商人食用,久而久之其名聲傳播開來,就被世人稱這個地方為「蕃薯寮」。
至於第二種說法則是,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屏東民眾,要運送蕃薯至台南一帶,因交通不便(當時用牛車運送)路程遙遠,在旗山設「寮仔」,一來可以休息住宿,二來可以放置蕃薯,作為運送的中繼站,放置蕃薯的「寮仔」,稱為蕃薯寮,後來就以此為名。
直到民國九年(日治大正九年),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時,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其形狀看似清代蛟龍旗,在鎮民的堅持下更名為「旗山」,並在此地設置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旗山」這名稱就一直沿用至今。
旗山區信仰中心-旗山天后宮
(圖片來源:自行拍攝)
(圖片來源:自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