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就是一種民間宗教。就台灣民間信仰的族群而言,它係屬於台灣社會基層人口的泉州系、漳州系與客家系的傳統宗教。以文化性而論,它是台灣社會主要的文化現象,更是台灣人賴以安身立命的文化宗教。台灣社會的「生命禮俗」(生育、成年、婚姻、祝壽及喪葬)和「歲時禮俗」(舊歷年節、神明生、做醮)之所以能夠保存得這麼傳統與台灣味,民間信仰正是其中的功勞者。因為這一生命及節日的「過關禮儀」,均藉著「台灣民間信仰」而行事,同時邀請神明和祖先參與其中。

 

 

       

         一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民間信仰仍舊不斷地發展,台灣民間信仰發展得這麼迅速,自然有它的原因所在。社會進步、生活安定,固然為其原因之一,但更貼切的原因是一種民眾尋「根」的鄉土感情雖然民間信仰在這個進步的時代擔負著保留傳統文化之重要角色,然而它要繼續存在於現代社會,勢必走向「現代化」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