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祭典 | 成年祭典 | 結緍祭典 | 死亡祭典 | 特殊祭典 |
*出生祭典 泰雅族 泰雅族認為一族的強盛,在於眾多壯丁。他們認為分娩是不淨的,必須行拔除儀式。此儀式有二法:
賽夏族 賽夏族過去因處於強大漢族與泰雅族之間,唯一弱小民族,故極望多產而重男輕女。生男稱Imapah ks aha buhiol意即增加一張弓,生女稱mingsarapaang意即塵土一般。以前的賽夏族人在生子三日後,必須派人通知母家,生男則帶箭鏃一件、糕餅一塊至母家門口通報;母家亦由一青年持鏃與餅,與通報者互相交換。
布農族 布農族孩子出世,臍帶脫落後,家人釀酒殺雞,邀集同氏族長輩及母族舉行酒宴,由母族長老為嬰兒祝福。布農族人在每年六月月圓時候,舉行嬰兒節,為這一年出生的嬰兒舉行配掛項鍊的儀式。期望孩子們能像項鍊般耀眼、美麗。當天並宴請親友,告知這位新生兒的布農名字,接受族人的慶賀與祝福。由於社會的變遷,傳統的嬰兒節已經消失,有些部落則融入西方教會的日程。
鄒族 鄒族是父系社會,重視男性。婦女懷孕後,照常工作,但不能參加祭儀工作,不能接觸武器與獵具,不捕魚,不殺昆蟲。孩子生下後,臍帶用小刀剪斷,胎盤則埋在院內地下,嬰兒則用溫水洗浴並用布包裹。雙生和怪胎視為不吉,雙生的嬰兒都是男的則留其強者,一男一女則留男,若為兩女則皆不留。但現代醫療系統進入部落後,這些觀念或禁忌大部分都消退了。
魯凱族 魯凱族人對新生兒所舉行的相關生命儀式有極豐富的規範,這段自出生首日至第五日所舉行的儀式總稱為wasipi。
排灣族 排灣族傳統的宗教性觀念是,相信太陽為人類生命來源,月神為司生育之神,兩位神salanpav和matukutuku是直接司理生育之神,並且相信祖靈是保護嬰兒者。
卑南族 卑南族人相信人體為父母所賜予,但人的生命靈則由四位司命之神所賜予。avujong與kavuvur是靈的父母;themawai是在胎內造型之神;umasi守護著小孩長大。傳統的生產方式,由妻或母親助產,且是蹲著生。如遇難產,則請女巫為產妻作催生,向kavujong、kavovoi祝告,兩手撫摸產妻之腹部幫助催生。
阿美族 阿美族人確定受孕之後,即開始懷孕期中之禁忌,禁止食用或觸摸鴨子,忌看猴子及食用生果實,禁用刀斧砍削或製作木器,不參加喪禮,臨盆前一兩個月內禁止夫婦同居。臨盆時,在藤床上就產,只有在遇難產時,才能到地面上蹲著生產。嬰兒落地後用溫水洗滌全身,以竹刀切斷臍帶,用麻線結於臍孔上,胎衣則棄置室外任犬食之。
雅美族 雅美族人認為子女的產生,都是女神製造的,造男孩、造女孩者是兩個不同的女神,並分別定有名稱。懷孕期間婦女照常工作。
邵族 邵族婦女懷孕時有許多禁忌,例如不能坐於地上、不能參加別人的喪葬儀式、家人甚至是鄰居都不能動土挖地。而古代的邵族人則把雙胞胎當畸形生育看待,有將嬰兒以破布包捆悶死的習慣。 孩子生下後,以竹片割斷臍帶,再將臍帶和胞衣用竹皮包裹,由丈夫埋到戶外菜園中。而嬰兒則用冷水洗滌,用破布擦淨全身,再用舊布包裹,第二天並舉行出門禮,以布或葉子包紮門檻上的泥粉,拍打嬰兒身體。另,產婦在生產後的兩小時內,需喝下家人煮的生薑湯,以滋補產後的虛弱。
|